第156章 叢林之王(1 / 2)

湯鎮邦卻有另一番見解,目瞪口呆地道:“皇上,若再試一番,王牌火槍手之名,指日可待。”

被此言一激,李安心頭泛起漣漪,果然,下一輪進步顯著,十槍中得五槍,堪稱王牌火槍手。但隨後幾輪,成績始終徘徊在五中至六中,欲達七中之境,實屬艱難,六中亦非易事。

眾時辰練射過後,李安心頭之激情漸退,深知強弩之末難再振,不免有些興趣索然:“湯鎮邦,此山中野物頗豐?”

“皇上,山中野獸種類繁多,尤在深秋,肥膘已足,待冬日降臨前備。”

湯鎮邦亦是興味盎然:“臣下所建火槍衛中,多有善於弓獵之人,今有玲瓏槍助威,定能收獲頗豐。待臣下稍作準備,明日破曉,即可入山。”

於是李安,棄靶而去,對狩獵之事興致勃勃。

又過目了火炮新改良之物,同樣采用預製式炮彈,但因其重若巨石,不得不棄用彈夾。此炮,遂名玲瓏炮。

傍晚時分,匆匆於機關司用餐,李安遂下令於在座官員:速生產玲瓏槍及配套丹藥,優先裝備龍槍衛;玲瓏炮與炮彈,亦須速加生產。

此時代,所謂大規模生產,並非機械重複之作,而是在各種配件上運用模具,澆鑄零件初形,再由鐵匠精磨,終成組裝。

尤其是槍膛,炮膛,製造時分外講究,選料上乘,鍛造精細,以防炸裂。子彈亦複如是,每一發均需匠心獨運,層層驗合,以免戰場上一失,成為己方之禍。

為應對戰雲密布之時,需火速擴充鐵匠之數,興建鍛爐無數。幸得郭彩蓮出落之女子,機關司早已廣納藝高人膽大之工匠,數以百計。再輔之以兵部兵器司、工部治煉司之舊有匠人與鍛造設備,千餘熟練之手方可得以集結。

然而,玲瓏槍乃精工細作,鼎名煉鐵之師亦需慎思細琢,方能逐漸駕馭其製造之道。實踐證明,一支玲瓏槍需耗匠人半月功夫,哪怕優化流程,排成生產線,十把玲瓏槍亦需十工匠,搏日十日方成。意味著,若要全力鑄造玲瓏槍,縱有千匠,每十日亦僅出千支。至於玲瓏炮,更是龐大之工,所有材料俱備下,亦需三百匠人方能鑄成一門。

李安之策,即是廣召人手,麵廣邀天下聰慧少年男女,使之參與其中。

各人隻需精通一道工序,練就一環,專注一藝,便可。

此流水作業,雖非短期內可完善,彈藥製造尤需巧手之年青人加入,借助新創工具,以便捷之勢完成。

故此,戰事之初,依賴老匠人之技,傳統手藝,逐一鍛造。

李安下令,三月之期,須造成六千支玲瓏槍,百萬玲瓏彈,又須鑄百門玲瓏炮,萬炮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