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雲冷哼一聲,命其備妥梳洗之物。李安忙不迭接過長襪,勤快為之穿著,梁青雲對其再翻白眼,心想李安此舉又是何意,顯是圖一時之便宜。
“陛下駕到!有事起奏,無事退朝!”隨著太監之聲,早朝拉開序幕。朝堂之上,各色人等麵帶異樣,或期待、或竊笑、或沉吟,皆因昨日之事及今晨之變。
王希山一案早已人儘皆知,朝中權勢,終歸於那兩位王爺。梁青雲雖欲遮掩,終難成事。至於抄家之細,雖眾皆知其事,細節卻是迷霧重重。
更有一事,使得今朝格外不同——久告病假之劉破軍大將軍,攜疾重歸,其回朝之舉,無疑激起了波瀾壯闊之波動,令今日的朝會,更添幾分看點。
昨日之事,早已傳入劉大將軍之耳,令其心中驚濤駭浪,亦帶著無限激動。是否天子終將反擊,此刻彼岸,他盼望已久。激情之餘,不禁與愛妻共舞鐵血舞曲,鎧甲之下,共赴戰場。
夜色未儘,女兒皇後之書信接踵而至,老將軍心中猶如戰鼓擂,激動不已。書信雖不詳述,但已隱約透露出天子的決意。於是,夜深人靜,老將投身書房,籌謀大計,密謀之人來來去去,夜色為之一片。
朝堂之上,官員們懶散散漫,對高居龍椅之上的梁青雲行一禮,故作姿態。李安見狀,心中暗怒不已,誓言將來必令他們俯首帖耳。而梁青雲聽聞李安之心聲,不由微微一笑,雖然此子言辭不雅,然行事確實可靠,忠誠之心,無人能及。
就在梁青雲沉思之際,一道身影劃破朝堂的靜謐,一名穿著藏青仙鶴袍服的老者踏前一步,站定於眾人矚目之地,對天子一禮,聲稱有奏獻上。李安瞳孔一縮,記起昨夜天子所言,此人必屬文官中的高位,六部尚書無疑。
按梁青雲所言,朝中文武之分,從其服飾可辨。文官禽圖,武官獸紋,李安初聞之下,曾戲言此乃禽獸之分。梁青雲聞之卻是淡然一笑,仿佛在這禽獸之間,隱含著更深之意。
李安於此時此刻,認清了眼前人即文官中的驍將,一品大員身份毋庸置疑。
此刻,他腦海中旋轉著梁青雲的言教,心中對朝堂的秩序與規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朝堂之上,此時此刻正是變幻莫測,波詭雲譎之時。
望著那位文官尖銳刻薄之態,李安心中暗自嘲諷,欲以“衣冠禽獸”譏之。然此言於今日,乃是褒之無上。即若此語落於彼耳,恐怕也會喜形於色,謂之“過譽”也。
梁青雲目光如炬,洞悉廟堂之變,知此賀尚書非出於無因。六部之中,除戶部外皆歸趙青如掌控,今日此舉,意在何為?雖心中早有答案,仍舊沉聲問津。
“哦?不知賀愛卿有何高見?”梁青雲問。
賀尚書步前一言,聲音剛硬,與其身份不符之尊嚴:“昨日陛下命人拿下王希山,此事當真?”此話一出,不禁讓人感其囂張氣焰。
梁青雲不動聲色,意在扭轉局麵:“此事暫且按下,先議國是。細節日後自會明言。”
然賀尚書不肯罷休,反以兵部之事為要挾:“若真有此意,恐怕賀某需帶領兵部告老還鄉矣。”此言雖提及退隱,其麵露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