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自不會推辭,儘管疲憊之下,食物味同嚼蠟,他仍舊饑腸轆轆地大快朵頤,連那似水洗般的酒也是豪飲幾大碗。劉將軍見狀,眼中精光一閃,沒想到這太監之身下藏著如此豪氣,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將軍心中暗讚,若非李安身著太監服,真會將其誤認為營中硬漢。此情此景,令劉將軍對李安更是刮目相看。
李安若知劉將軍心思,必會哂笑:“嶽父眼光如炬,實則愈看愈喜。”然而,李安對劉將軍始終保持著禮貌,畢竟他們之間雖無名分,實則情同翁婿,這份隱約的親密讓他難以放肆。
劉將軍賞識李安,不僅因為其穩重,更因為李安之口才與酒量,令人欽佩。酒逢知己千杯少,劉將軍放下杯盞,笑言:“李公公為人豪爽,令人欽佩。若不嫌棄,願以友之名相交,如何啊?”
李安聞言,不禁愣然,心中暗歎:“噫,我本欲以女婿自居,何料反被視為忘年交,真是顛倒了世間習俗。”若真以友相稱,豈不是將自己置於皇後之上?日後與皇後嘿咻嘿咻,豈不變得尷尬萬分?
此情此景,讓李安在豪飲之餘,更添幾分莫名其妙的憂慮,內心暗思:日後,自己與皇後鬥智鬥勇,又當如何是好?
李安心頭一陣躊躇不前,麵對劉將軍此等鄭重其事,自己卻難以輕易以玩笑回應。此情此境,使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於是,他毫不猶豫地以一禮回之,笑稱:“哈哈,若非大將軍眼光如炬,李某真是悔不當初,悔不隨君早些時日相遇,以便肩負疆場,共赴國難。”
劉將軍聞言,酒意上頭,豪情萬丈,隨即拍著李安肩膀,笑言天未晚,言及兄弟之情,何不即刻結下深誼?李安聞此,心中一緊,畏懼若此交深至骨,恐怕日後難以自拔,他深知自己與劉將軍,一是天子旁人,一是沙場老將,兩人世界本不同,今日之事,恐怕不過是酒後吹牛,明日醒來,又各散東西。
於是,兩人在李安的巧言令色下,僅僅成了口頭上的忘年之交,至於更深之盟誓,終究未曾實施。
酒過三巡後,李安已是酒意濃濃,然而他身為太監,行止間更需謹慎,於是心生憂慮,臉色微紅,不禁思索退場之計。
劉將軍見狀,誤以為是酒意上頭,遂趁機發問,意在探聽宮中秘辛。
李安內心一動,明白今夜宴請,非但酒趣,更有深意。劉將軍此問,無疑是試圖從自己口中探得一二。
心知肚明,李安決定隨機應變,若真是將軍欲知宮中事,不妨給以半真半假之言,既滿足其好奇,又不致泄露天機。於是他裝作醉態,語帶迷離,向劉將軍細述宮中夜守之事,言之鑿鑿,似乎毫無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