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餓殍遍野(1 / 2)

作為穿越而來的人,生平同樣也是初見此般淒涼景象,流民衣衫襤褸,饑腸轆轆,其苦狀,儘顯眼前。

特彆是他們望向粥棚的目光,猶如荒原之狼覬覦久違的獵物,令人心生涼意。麵對此景,李安原計劃暫擱,心中所想,早已煙消雲散。

本欲今日隻築棚搭架,明日才正式施粥。思忖流民尚需時日方能抵達,不急於一時。然而,目睹其悲苦,心念一轉,急令眾人火速烹煮。粥香初起,頃刻間,空氣中彌漫著令人振奮的氣息,流民們紛紛起立,圍聚於粥棚周圍,貪婪地望著鐵鍋內滾燙的米粥,喉嚨不自覺地吞咽。

倘若非守衛嚴密,恐怕他們早已無法自持,如蜂湧而上。然而,守衛之人對此似乎已習以為常,他們雖未曾施過粥,但並不意味著對民間疾苦無知。從庶民而來,他們對於饑餓與死亡早已見怪不怪,年歲荒凶,人命如草,於他們而言,乃是常態。

正是這份從容,使得他們能更有效維護秩序。一士兵問及是否需稀釋粥湯,李安一怔之後,立即回神,急令加水,既要確保數量,亦需顧及口感。“加水,務必加水,將粥均分至各鍋,再添清水。但須掌控比例,使每碗粥中米與水各半。”

李安之言,並非出於小氣或貪圖,而是一種悟道之後的決定。

親見流民之狀,遠超曾經所見電視劇中之描繪,其實情讓他心生震動,幾乎亂了方寸。此提醒令他恍然,意識到過於稠密之粥非長久之計。善待一時,恐引發更大的期待與不滿。此外,還有更多流民尚在途中,若今日施以厚粥,他日變為稀者,怨聲載道,非所願見。

李安此舉,深諳民心易變之理,亦知憑一己之力難以解決所有,但願儘其微薄之力,為這片蒼生瘡痍,帶去一絲溫暖。心中雖有千千結,但行動間更顯堅定與睿智,他知道,在這人間苦海中,每一份溫暖的傳遞,都是重燃希望之火。

李安心中充滿憂慮,未來日子裡糧食的供給能否跟上,他尚無定數。因此,麵對眼前的龐大需求,他明白,不可能在短短幾日內便將糧食耗儘。如今之計,隻需確保流民有飯可吃,不致餓死便已足夠。

目睹那些穿戴襤褸的流民,看著士兵們將新熬出的稠粥分入空鍋,並添以清水稀釋,他們卻未有半點怨言或不滿。那眼神之中,波瀾不驚,彷佛早已習慣了世間的冷暖。對他們而言,能夠填飽肚子,保住性命,已是莫大的幸福。

這一路上所經曆的苦難,非常人所能想象。有的地方,借賑災之名行騙之實,一碗粥難覓幾粒米粒。然而,當他們領到一碗半是米的粥時,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急忙將那救命之粥一飲而儘。

然而,長途跋涉加之災難的打擊,已讓他們麻木。粥下肚後,無一言語,隻是默默尋得一處空地,靜靜休息。隨著粥一鍋鍋地分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躺下,很快,城牆之下,粥棚周圍,已是一地沉睡的身影。

李安眺望這一片平靜的睡容,不禁長歎一聲。今日方才第一日,便已有千餘人在此領粥,他心中憂慮,不知明日此數又將增至何數。

此情此景,如一幅沉重的畫卷,在李安心中緩緩展開。他知道,這僅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然而,此刻的他,更堅定了救助之心,哪怕前路艱難,亦必須竭儘全力,為這些飽受苦難之人,帶來一線生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