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踏入工部之門,心中莫名其妙地萌生疑惑:此地,乃集天下能工巧匠之所,其門庭豈應如此凋敝?
常理之下,此處門楣應當雄偉壯觀,何故卻呈現一片蕭條之態?目光從那破敗的大門轉至旁側平凡的宅院,李安竟覺得此官署之門不如尋常人家。
推門而入,他卻猛然發現自己的見識尚淺。原以為大門頹敗,未曾想,內裡之景,更是破敗至極。
若以內外相較,外門尚存幾分莊嚴之態。雖然四周破舊,卻也地廣人稀,頗有幾分空曠之感。
步入門內,一位衣衫襤褸的官員匆匆迎接,遠遠便拱手行禮,其態極儘恭謹之意:“李大人駕臨,貽笑大方,工部侍郎郭有誌,恭迎大人。”
跟隨其後,一眾大小官員亦紛紛彎腰施禮,口稱見過李大人。李安初見之下,不禁暗自疑惑:眼前這些人,難道非真官員乎?他們身著的官袍,破舊至此,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雖未至於補丁重疊,但那衣物已洗至褪色,失去了本色。更彆提腰間飾物,幾乎寥寥無幾。與朝堂上那些衣冠楚楚的文武百官截然不同,那裡的官員,無不錦衣玉帶,富麗堂皇。相比之下,眼前這群人,倒更像是一群行乞之輩。
雖是首次來訪,李安心中充滿疑慮,不知這些人是真是假,或是故意如此裝扮以迷惑己方。禮貌應對幾句之後,李安繼續深入工部內部。一路所見,各式陳設與設施皆顯破敗,漸漸消解了他的疑慮。這裡的貧破,絕非做作所能比。
“此處環境何以如此頹敗?你等平日便在此環境中辦公?”李安不解詢問。郭有誌聞言,臉上露出苦笑:“大人未知之事,實為大人駕臨之故,特意令人整理一番。嘿,我們這些人,手藝雖佳,然於打掃清潔之事,實在力不從心。”
在李安的眼中,工部的凋零令人哀歎。郭有誌歎息道:“修葺殘破之屋,雖有手藝,卻苦於缺乏銀兩。先前尚書數次上書,皆被戶部駁回。再者,我們工匠習於渾濁之環境,過於潔淨反倒不適。”此言一出,周遭眾工匠紛紛點頭,李安也從他們的神態中感受到了這不過是千真萬確的無奈。
李安在眾人引領下,遊覽了數個工坊,尤其是木工作坊。畢竟,皇宮內所需之物,皆出自此處。其他工坊大多停工,工匠們衣衫襤褸,懶散地蜷縮在角落。見李安等人到來,方才被驚動起身,一副落魄不堪的模樣。
這一番參觀,李安得出的結論隻有一字——破。以兩字形容,則是“太破”。此景地破敗之程度,讓“破”字似乎也不足以形容。這番景象,也瞬間驅散了他心中所有疑慮。原本以為趙丞相或許在此處暗中布置眼線,如今看來,恐怕連趙丞相都未將其放在眼裡。
回到大殿,李安詢問郭有誌:“如今工部有多少人?他們各司何職?”郭有誌一揮手,命人呈上厚厚一摞豬圈,恭敬遞到李安麵前:“啟稟李大人,工部現有工匠三千一百七十二人。其中兩千人正忙於修建陵寢,近七百人奔赴王公府邸修葺。其餘皆在此。”
李安聽後,眉頭緊蹙,心中疑慮重重。兩千人修陵寢?梁青雲尚年輕,修建陵墓實在令人啼笑皆非。而那七百餘人被派往府邸修葺更令他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