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山的腳下,夕陽將最後一抹金光灑在這片簡陋卻溫馨的營地上。難民們,經曆了長途跋涉後,終於在這裡找到了片刻的安寧。李安,作為領頭之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人的心。
隨著最後一碗稠粥分發完畢,李安輕輕地歎了口氣,轉向旁邊的老者,老者麵容慈祥,是這群流民中的長者,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張爺爺”。
李安:“張爺爺,您看,這些日子我們走過多少苦難,今天能有這樣一頓飽餐,您覺得如何?”
張爺爺緩緩地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李總管啊,這碗粥雖簡單,卻也是難得的溫暖。亂世中,能有這樣一刻安穩,已是天大的福氣。”
旁邊,一個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輕聲插話:“是啊,大人,我家小寶在路上一直哭鬨,這碗粥下肚,他這才安靜下來。我真是感激不儘。”
李安微笑著,轉向她:“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看到你們能有力氣繼續前行,我的心也就安了。”
此時,一名青年男子,臉上還帶著未褪去的塵埃,走上前來:“大人,我們剛才休息時,我聽到有人說,南山外的羽林軍已經到了,是真的嗎?”
李安點頭:“沒錯,今晚,我們不僅有粥,還會有餅子。”
眾人聞言,不由得露出驚喜交加的表情。老者、婦女、青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希望的光芒。
一個孩子興奮地跳了起來:“餅子!我好久沒吃餅子了!”
張爺爺笑著拍拍孩子的頭:“是啊,今晚,我們可以好好享受一頓了。”
李安環視四周,看著這些曾經絕望、現在卻因為一碗粥和幾個餅子而滿懷希望的人們,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
“好了,大家休息一會兒,待會兒我們就向南山進發。記住,無論前路如何,隻要我們團結一心,總有溫暖等著我們。”
夜幕低垂,南山腳下的營地裡,一片溫馨而和諧的景象。難民們或坐或臥,共享著久違的安寧。這一刻,雖然簡單,卻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珍貴和美好。
李安高聲宣布:“諸位,今宵有加餐,除了每人一碗稠粥外,還有兩塊餅子相隨。”話音未落,眾人已歡呼雀躍,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此群難民,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僅僅是一頓溫飽,便足以讓他們心存感激。
李安目光掃過歡騰的人群,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了一股滿足與喜悅,暗想:“你們如今為一頓溫飽而欣喜,日後當我使你們成為這國中最富裕之民時,又會是何等的光景?”
飯後,眾人圍坐山穀,手中執碗,不需刻意的矜持,隻是幾口便將一碗粥飲儘,兩餅迅速消失。而目光,還常常投向同伴未儘的粥碗,內心滿是期待與渴望。
若非此地令行禁止,以鐵血之規繩嚴格管理,凡奪他人餐糧者,次日絕食,我怕這自然法則中的弱肉強食早已上演。李安,騎馬徐行,徑直向山穀深處馳去。昔日,他曾不止一次踏足此地,每一次,心中皆有所觸動。
山穀之內,一片廣袤無垠的平原展現眼前,望之不見邊際。小河如玉帶般蜿蜒流淌,夕陽下,宛如畫卷一般美麗。本是鳥語花香之所在,然而,唯一的敗筆便是那遍布的黑色石塊,暗示著此地蘊藏的驚人煤礦。
山穀一隅,數十頂帳篷已搭建妥當,這些非為流民所用,而是給李安及隨軍將士之住處。流民眾多,這些帳篷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