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外國使團(1 / 2)

在李安的指揮下,流民們的安置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僅僅幾天的時間,就讓這片土地煥發了新的生機。李安之所以能夠獲得手下的忠心與高效,全因他待人以誠,以食慰心,令人人皆願意為他賣力。

第一天,大家齊心協力,將坑坑窪窪的地麵鋪平;第二天,便從山中挑選堅固的木材;到了第三天,一排排新屋已經初露端倪。這些房屋的選址與結構,並非隨意構思,而是出自李安的深思熟慮,緊貼河岸而建,既利用了地形之便,又考慮到煤炭易燃,特意靠近水源,以防不測。不時,他們還會建造幾間茅舍,以應急需。

這一片工地,日夜充滿了勤奮的身影和聲音,每個流民都因為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歸宿而感到前所未有的歸屬感。正是李安的策略,使得他們既身體力行,又心情舒暢,使得艱苦的勞動變得輕鬆愉快。

三日之後,新居已經呈現基本輪廓,人們更是自發地為李安搭建了一座木屋,以表達對他的尊敬與感激。

對此,李安並沒有多言,但他的內心充滿了感激。相較於之前那些簡陋的帳篷,木屋的舒適度自是不言而喻。更何況,帳篷無法擋風避寒,秋夜的寒風令人難以忍受。即便李安身體強健,也難免覺得不適。

在這過程中,李安的心境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人心的溫暖和團結的力量。看著一幢幢房屋逐漸成型,他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深深的自豪感——這不僅是對流民的一個庇護所,更是他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如此,李安在此地的生活,因眾人之努力而變得更加溫馨。而在皇宮之中,梁青雲雖對李安的行徑頗有微詞,卻也因其機智和魄力,不由自主地生出幾分賞識。

這一切,皆是江湖情深,相互牽絆,形成了一幅複雜而又溫暖的畫卷。

經曆了三日的相處,流民們對李安的敬仰已然如同瞻仰再生之恩人,其情深意切,遠勝過血緣之親。李安雖表露嚴峻,然每一策每一令,皆是深思熟慮,為民著想。他對過錯者雖嚴詞斥責,卻在抱起孩童時,露出的笑容,純真無瑕,不摻半分虛情假意。且李安從不以體罰處罰,哪怕斥責之後,便以此事告終,這般仁心,換作他處官員,怕是難以企及。

正當李安在帳篷內,以炭筆勾畫未來之圖時,外頭騷動傳入耳際,使他不由得皺眉。立時放下手中工具,邁步走出木屋,聲音冷厲:“何人在外喧嘩?無事尋事否?”

出門一見,李安頓覺意外。同時,幾名軍士躬身行禮,口中稱呼:“見過李將軍。”領頭一名紫袍太監亦是笑容可掬,行禮道:“李總管,幸會。”

李安心知必有重事,遂問道:“莫非陛下有所吩咐?”紫袍太監之麵貌雖生疏,卻隱約覺得眼熟,故直接詢問。

太監答道:“回李總管,陛下有口諭傳達。昨日外國史臣抵達京師,然言語不通,令人難以理解。陛下願李將軍速回京一議。”

李安聞言,心中一驚,未曾料到使臣竟如此速至。然對於梁青雲此舉,他內心微感哭笑不得。語言隔閡,竟然想到由他來解決,莫非陛下知曉他精通數國語言不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