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這位在南山基地中一手遮天的人物,並非簡單身份。
前內衛將領,李安與其在王希山案件中合作無間,由此深知其才華。是以,李安從梁青雲處將其調來,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其能力讓基地運轉有條不紊,攻防布陣亦安排得當,令南山成為一處堅不可摧的要塞。
將重要的任務吩咐給了王春生後,李安便率隊返回了京城。
行進間,他暗自發誓,待日後富貴,必將道路硬化,以水泥鋪就,不僅為民造福,亦為己之舒適著想。
當踏入京城的那一刻,李安並未直奔皇宮或商鋪,而是選擇前往監獄。
在那裡,憑借身份令牌,所有獄卒對他行禮如儀,儘管知曉其身份,卻無人敢以太監稱呼。他們明白,眼前這位,乃是皇上眼中的紅人,地位非同小可。
在這個時代,儘管陛下對大梁國的統治尚未完全牢固,但她對京城的控製卻已經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因此,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沒有人敢公然與李安作對。
麵對眾人恭敬的態度,李安不過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命令道:“帶我去見那些洋鬼子。”然而,此言一出,卻使得周圍的獄卒們露出了困惑的神色,他們的眼中充滿了疑惑。在他們的認知裡,似乎從未有過“洋鬼子”這一稱謂。
李安見狀,立刻意識到了時代差異帶來的語言隔閡,於是微微苦笑,糾正道:“帶我去見那些外國的使臣。”這番話似乎打通了獄卒們的迷霧,他們急忙領路,恭敬地說:“大人,請跟我來。”
對李安來說,這是他人生中首次踏入大牢,心中不免對古代大牢中的情景充滿了好奇。他暗自思忖,是否真如戲劇中描繪的那般,牢房裡滿是刑具,充斥著悲鳴?
帶著這份好奇,李安跨步進入了牢獄。但當他親眼見到牢房的真實情況時,不禁愕然。眼前的一切與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牢房之內異常整潔,這讓他不由得愣住了。
他曾以為,古代的牢獄必定是混亂且充滿絕望的地方,然而此刻所見,卻仿佛是一處寧靜的驛站,而非人們恐懼的大牢。更令他驚訝的是,牢中竟是一片寂靜,似乎並沒有多少犯人存在。
“這牢中目前關押了多少人?”李安不禁詢問身旁的獄卒頭領。對方立即彎腰回答:“大人,目前共計關押了73名犯人。”
這個數字讓李安的眉頭緊鎖,他記得這次被關押的外國使團成員就有六十餘人。確實如此,獄卒的回答證實了他的猜想:“是的,大人,外國使團共計61人,餘下的12名,則是之前已被下旨關押,至今未獲釋放的。”
這番解釋使得李安心中豁然開朗。這與梁青雲的處境密切相關——在她繼位的這些年裡,幾乎未有官員因罪入獄,反映出她在政治上的無奈與掙紮。李安為此感到一絲淒涼,若非他現身,恐怕幾年後梁青雲連皇位都難以保全。
這樣的念頭讓他不由得搖頭歎息,隨即收回雜念,跟隨獄長的步伐,直奔外國使臣被關押的牢房。透過木柵欄,目睹了牢房內部的整潔,李安忍不住問道:“這裡的每間牢房都保持著這樣的乾淨整潔嗎?”心中不禁對這與世隔絕之地的管理,生出了幾分讚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