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銷售奇才(1 / 2)

正是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未能達到那些權貴的層次,因此,那些商賈們在光彩照人的商鋪內部挑選珍寶時,總是顯得畏畏縮縮,不敢與那些達官顯貴們爭鋒。

然而,隨著這些尊貴之人的離去,商賈們終於鼓足了勇氣,走進了這家聲名顯赫的店鋪。令他們驚訝的是,當踏入這金光閃閃的大堂,那些曾光鮮亮麗的貨架如今卻空蕩蕩地顯得淒涼無比。

更準確地說,除了寥寥無幾的幾件寶物外,幾乎空無一物。

這一幕瞬間讓他們心中暗罵那些權貴們,責怪他們行事過於迅速而且狠絕,竟然連幾件小物都未留給他們。

尤其當他們目光落在那殘餘寶物的價格標簽上時,更是不由自主地吸了口冷氣。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貌不驚人的琉璃之物價值連城,即使是價值最低的,也需上千乃至萬貫之巨。但令李安等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商賈在最初的震驚之後,竟開始如狂風暴雨般搶購,仿佛那天價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然而,店中唯一未被覬覦的,便是那麵巨大的半身鏡以及另外七件琉璃麒麟樽。那麵鏡子之所以未動,自然是因為它屬於非賣品,若非如此,定然也早被財大氣粗的買家帶走。

至於那些琉璃麒麟,雖然許多人對其愛不釋手,卻也深知其背後的深意,故無人敢輕易出手。

此次經曆讓李安對當下商人的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原以為這些地位不高的商人,其富有程度遠不如那些顯貴,然而事實證明,他們的財富之厚,遠超預期。

這一切,皆因當代律法所致。眾所周知,商人在社會階層中地位最低,即便積累了巨額財富,也不敢張揚。

他們的衣著、居住條件都受到嚴格限製,即便財富滾滾,也不能穿戴華麗,駕駛的馬車也必須符合其身份。

當然,除非有機會攀附權貴,將自己的商業利益與官員掛鉤,這或許能為他們帶來一絲名分。但這種方式同樣存在不利之處——這意味著他們所賺取的大部分財富都要獻給那些護持他們的官員。

如同依靠在趙丞相府門下的商人們一樣,他們不得不每年上繳巨額利潤,以換取穿金戴銀、居住豪宅、享有眾多仆役的奢華生活。

在那金碧輝煌的店鋪之內,當那些身著平凡布衣的商人們目睹那一件件精致絕倫的琉璃瓷器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展露了自己深不可測的財力。這一幕,讓李安的心中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他仿佛在琉璃的閃爍光芒中看到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等待著自己去開墾。他深信,隻要巧妙利用手中的牌,定能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細水長流,不能操之過急。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商人們的瘋狂“兜底”,使得開業之日成果斐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