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位官員背後都有商賈的支持,畢竟,哪位為官之人在攀爬權力之路時,不需要左右通達呢?
這些金錢,自然是從商賈之手中來。
這些商人樂意奉上金錢,是希望借助權貴之力,使得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享受那不可言說的榮華富貴。
因此,在官場之上,此類事件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隻是,私下裡如何操作都無妨,一旦搬到朝堂之上,那便是違法之舉。
如今的秦大人和陸大人,臉上已是滿是死灰之色。他們方才親口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任何解釋都已無濟於事。
他們眼中向李安投去的,是滿滿的惡意與後悔——正是因為眼前這人,他們輝煌的前途將被毀,一切榮華富貴也將戛然而止。
失去了官位,那些曾經的商人朋友們也將一一離去。而所有這一切的禍根,都是眼前這人所為,他們又怎能不懷恨在心?
然而,他們內心深處最為恨意滔天的,還是趙青如。
他們今日的一切行動,無一不是出自趙青如的指令。若非他的命令,他們又怎會無端挑起與李安的爭端?
然而,當他們求助的目光轉向趙青如時,卻見這位老狐狸竟然全然不顧,隻是仰頭望著梁青雲,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這樣的舉動,無疑是表明了他不願介入此事。
這一幕,落在在場文武百官的眼中,使許多人內心不禁一涼,特彆是趙青如陣營中的官員們,他們的內心已是波濤洶湧。
這禦史大夫們為趙青如賣命,換來的卻是直接被貶官罰沒家產的命運,他們畢生的努力化為泡影。這一切的轉變,無疑是對他們忠誠與付出的極大諷刺。
每一位官員心中都充滿了忐忑與疑惑,他們默默地揣測,若換作是自己站在如此絕境,趙青如是否會伸出援手。然而,答案不言而喻——絕不可能。趙青如決不會因為個人情分,而選擇得罪梁青雲。這一認知,如冰冷的箭矢,刺穿了他們的心房,讓每一個心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仿佛失去了依靠。
而對於秦大人與陸仲宣而言,雖心中迫切希望求饒,但他們也清楚,梁青雲的態度已定,求饒無疑是徒勞。顯然,梁青雲站在了李安這一邊,這是毫無疑問的。在皇權與忠臣之間,輕重自明。他們渴望趙青如能施以援手,然而,一切期待都是徒勞,他們無論如何期盼,都無法改變現狀,卻也不敢公開呼喚趙青如,深怕家破人亡。
正當所有人以為這場風波即將平息,梁青雲將下令查抄秦大人與陸仲宣家產時,李安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決絕與深意:“既然兩位對於與民爭利之事無從辯駁,罪名便已確鑿。我們不必再糾結此事。現在,讓我們探討另一件事——兩位家中藏有巨款,這難道不是貪腐的明證嗎?暫且不論貪汙國庫的證據尚缺,收受賄賂的事實已成定局。在大梁國的律法中,這樣的行為是絕不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