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仙有些不敢相信:“真的嗎?你現在手裡有多少錢啊?”
“500多萬。”
劉天仙忍不住上上下下打量了魏武一番:
“你居然這麼有錢,哪來的呀?”
魏武不禁有些得意:“自己掙的唄!”
劉天仙不免好奇:“真的假的呀?你到底是怎麼掙的呀?怎麼比我掙的還多?”
魏武右手的食指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拽拽的回答:
“我跟你可不一樣,你賺錢是靠漂亮臉蛋兒,我可是靠腦子的……”
沒毛病,係統也在腦子裡,也算是靠腦子。
要是彆人說這話,劉天仙肯定嗤之以鼻,但魏武神采飛揚地說出這句話,就天然給人一種值得信服的感覺。
劉天仙早就知道魏武是學霸,是複合型天才。既然他腦子這麼好使,那能掙大錢也不稀奇。
天才之所以能被稱為天才,就是因為他們能輕而易舉完成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魏武雖然有時候會作弄人,但看他這副神氣的樣子,就知道說的大概率是真話。
真是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啊,這魏武懷揣500萬巨款,平時吃穿用跟窮光蛋似的。
虧他瞞了這麼久,劉天仙還一直以為他家庭條件很一般呢!當然也不至於說很差。
畢竟家庭條件不好的,根本不會選這一行,不說彆的,光藝考就要花費3~15萬,再加上學費七七八八的,這年頭培養一個表演係的藝術生,保守估計也要15萬起步。
而當前的全國平均工資才1500,在這個時候就能掏出15萬現金的家庭,自然就差不到哪裡去。
彆的不說,現在四九城的房價都才3000一平,15萬都能在五環內買一套50平的兩居室。
反正劉天仙自己那些大學同學中,幾乎就沒聽說過誰家庭貧困或者出身農村的。
出於對魏武的盲目崇拜,劉天仙幾乎立刻就接受了魏武擁有500萬資金的事實,轉而開始思考下一個問題:
“這錢……夠嗎?”
魏武當即很自信的笑了笑說:“虧你還是行內人,這話就外行了。
“500萬拍大片肯定不夠,但拍一部校園青春題材的電影綽綽有餘了。咱這片子基本也不用布什麼景,隨便找個學校基本就能拍。”
這年頭500萬拍一部電影夠不夠呢?
其實是夠的,比如說大名鼎鼎的《瘋狂的石頭》,華仔投了300萬,然後寧昊自己東拚西湊借了四五十萬,總共大概花了350萬就拍出來了。
《那些年》跟《瘋狂的石頭》相比,場景更單一,而且出場演員也更少,既沒有動作戲也不需要特效,那自然不可能花的錢比《瘋狂的石頭》更多。
前世《那些年》拍攝於2011年,製片成本5000萬新台幣,大約相當於1100多萬人名幣。
但那畢竟都是2010年之後了,娛樂圈的方方麵麵的工資物價早就漲了幾輪了,製片成本翻一番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