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紀國還在造武器,笑得樂開花。
還以為前段時間紀國清理幾個城池的探子,會有所動作,原來就做了個這?
三國明顯輕蔑不少。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派去送糧的隊伍,還是會沿途探查一番。
麵對他們的探查,紀國早有準備。
鄭國在紀國北麵,昌國在西,祁國在東。
這三麵的荒地,他們可是一點都沒動,沿途還跟之前一樣。
郊野開荒,全設在南麵。
故而三個國家收到紀國國君書信,再到送糧送炭火送布料沿途探查,根本沒發現一點異常。
這一趟下來,他們隻得了一個消息。
紀國國君沒事就在鑄造室,鑄造室日日開工,整天做武器。
昌國國君聽此,仰麵大笑:“不錯不錯,他們的兵甲極好,日後定能為我所用。”
又一個把紀國當附庸的。
擅長農務的祁國那邊看著紀國刀耕火種的耕種方式,使臣對此顯得不屑一顧。
再見紀國司農對種田一問三不知,下意識道:“我們祁國的農務,你們紀國這輩子也趕不上了。”
聽到這話,司農繼續裝傻,甚至灌了不少酒給祁國使臣,知道不少祁國農事。
作為天下間最會種田的祁國,他們的農事確實不錯。
但司農聽著,他們還在推廣青銅農具,對鐵器一點想法都沒。
知道這些,紀國司農的心直接放下,隱隱升起自豪。
瞧你們鄭國,昌國,祁國使臣的輕慢樣,還真當我們什麼都沒做?
我們的鐵製農具,已經快要出爐了!
等送走你們這些笑麵瘟神,鐵器立刻便發!
紀國還在造武器的事,甚至傳到更遠的盧國。
被扣在盧國國都的前前任國君公子紀欽握緊手中的農事書,麵容帶了灰敗。
他遊學多年,天下農事不說掌握十分,也有八分。
可恨被扣在異鄉,不能回紀國。
公子欽閉上眼,再次潛心鑽研。
總有一日他會回去的,一定會的。
此時的紀國國都。
四月二十五,經過十來天日夜不停的鍛造,紀國鑄造室大批量農具終於做成。
這種方法便捷,成本還低廉的鐵器,已經成為紀叔公的心頭好。
他研究各種礦石大半輩子,頭一次見到變化如此之多的東西。
找到竅門之後,更是發現鐵在不同溫度,不同情況下的變化,讓他恨不得直接閉關天天研究。
時人還稱鐵是惡金,這能叫惡金?
紀國國君把時間掌握的剛剛好。
從批量製造鐵器時,便跟其他各國通信。
他們跟想的差不多,為了拉攏紀國,隻是隨便拿了些武器,等於再次白送許多糧。
這種捧殺方法,實在陰險歹毒。
如果長此以往發展下去,紀國糧食全都依賴他們,豈不是說不給,他們紀國人都要餓死。
糊弄完那三個國家,他們的鐵器也已經製好。
紀淩都心驚父親的膽大。
那邊三個國家送糧使臣剛出紀國邊境,國都鑄造室這邊,直接發放鐵農具。
說起來,南郊荒地從四月初到現在,八千人,共計翻耕四千多畝田地。
這個數字完全是積少成多來的。
他們的辛苦實在令人敬佩。
但在這日,一切變得不同。
四月二十六,風清日朗,陽光明媚。
照例來到南郊田地準備翻耕的兵卒們看到一車車拉過來的物件。
紀國鑄造室口風極嚴,除了國君一家,三卿吳大夫,外麵誰都不知道裡麵發生什麼。
更不知道那裡做的東西,將會改變整個紀國。
紀勝紀淩在國君一左一右,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麵分發鐵製農具。
如此精良的鐵器,從開始製作,到大批量生產,再到分給下麵幾千人用。
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