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燃怎能讓他如意,哈哈大笑,撥轉馬頭反衝而來。身後千騎見到賊軍果然入了伏擊圈,也是大喜過往,紛紛調轉馬頭。
他們沒有直接往賊軍衝去,而是略微偏北的衝鋒,這樣正好可以攔截到對方斜往北去的路徑。畢竟賊軍剛才還在全力追擊己方,此時即便想往北去,也不可能立刻來個直角轉彎。
而是要保持當前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將馬頭的方向逐漸北轉,這樣一來,形勢就剛好成了與魏燃等人對衝的格局。
魏燃等人為了攔截賊軍,以較慢的速度邊跑邊整隊,化作了一個十排的牆式橫陣,並排衝鋒,馬與馬幾乎貼到一起不留縫隙。
這樣的衝鋒可以令賊軍無法從兩軍騎兵的間隙中穿插過去,隻能迎麵撞上。
童銘率領手下以無奈且惱火的心情,從正麵撞上了攔截過來的魏燃千騎。最前排相撞的騎兵最為慘烈,長槍互指,基本就是互殺的結局。
魏燃武功再高,也隻能護住身旁左右兩騎,他的馬頭故意突前一點,讓大戟有更大的攻擊範圍,用速度較慢的橫掃對敵騎槍直刺。
橫掃的速度當然快不過直刺,不過魏燃在開啟透支模式後,速度和範圍已經不能以常理揣度,正前方三騎連人帶馬首都被斬作了兩段。
再提拉韁繩,縱馬跳躍,踩著倒地的馬屍往下一列敵騎突去。
而己方前排騎兵與敵軍騎兵互刺後,使得雙方的騎陣都變得一片混亂。賊軍騎兵不得不放緩速度,意圖從兩翼繞行。
這樣一來,使得從蕭縣衝出來的另外兩千神策騎兵正好追上,賊軍騎兵隊伍先是腰部位置被一千神策精騎鑿穿,分割成兩部分。
再被從後方迂回過來的一千神策騎兵,咬著尾巴,將落在後方的一部分賊騎衝了個七零八落。
接下來中段鑿穿任務成功的千騎神策與魏燃同時夾擊前部敵騎,敵騎馬力已損,速度已失,士氣大跌,被這番夾擊便當場崩潰。
童銘也指揮不動前後被分割的隊伍,己方騎兵已經被神策騎兵切割崩裂,完全失去了組織力,陷入到各自為戰當中。
童銘隻能率領身邊的幾十騎兵往北方突襲,卻見一道赤紅的巨大身影猛然衝來,正是那個屢次羞辱自己的仇家。
對方周身仿佛飄散著一層血霧,麵容猙獰,裸露在外的皮膚赤紅似血,就像是地獄中爬出的修羅。
童銘身邊的騎兵,有些膽小的,隻聽魏燃一陣炸雷般的怒吼,便嚇得跌到馬下,其餘人也毫無戰心,紛紛四散而逃。
童銘好不容易聚集起來可以用來組織突圍的一點騎兵,被魏燃一個衝鋒都衝得徹底崩潰。他自己也知道不是魏燃對手,拚命打馬,也不管方向,哪裡人少便往哪裡突圍。
這支曾經殲滅張振率領的三千神策精騎的賊騎,此時完全看不出一點精銳模樣,遭遇埋伏後的表現,比當初那馬力被消耗殆儘的三千神策精騎要差勁多了。
魏燃的大宛馬此時的確已經馬力不濟,在剛剛衝散賊軍騎兵後,已經有了跑不動的跡象,雖然可以強催著跑,但那樣下來,這匹名貴的大宛馬也就徹底廢了。
因此魏燃乾脆停下來,取弓搭箭,一箭便射入了童銘所騎戰馬的肛門當中,戰馬當場斃命,童銘也被摔落馬下,被魏燃單手夾於肋下俘虜。
這場戰鬥收尾很快,敵騎能逃出者,不過數百騎。而且基本都沒有往王獻之的營地逃奔,而是向著北方而去,這個舉動非常讓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