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燃看不起堂叔那一批人,當然他們也因魏燃是養子,而看不起他,雙方互相都瞧不順眼,也就極少往來。
夜晚,路過山間一處寺廟。當今皇帝雖然崇道,但民間佛教興盛程度卻是要超過道教。而道教因為走通了上層路線,對於底層傳教反而沒有像佛教那麼積極。
魏燃想到易容之事,畢竟這麼張揚的穿州過縣,極容易引起六扇門捕快的注意。
雖說他這麼巨大的體型不好隱藏,但該做的喬裝還是要做一番的。
魏燃想了個辦法,在寺廟外將頭發剃乾淨,再在腦袋頂上燙了幾個戒疤,就這麼往寺廟中求宿而去。
寺廟香火似乎很差,隻有兩個年輕和尚和一個老和尚,都是乾癟枯瘦,麵有菜色。
開門的時候,小和尚見魏燃體型巨大,麵相凶惡,像強盜多過像和尚。
嚇得關上門連連叫嚷,寺內連隔日之糧都沒有,還請好漢饒過則個。
魏燃掏了點銀子貢獻香火,這幾個和尚才肯讓他進來。
魏燃借宿一夜,也沒跟他們客氣,再出了點錢,將住持的砵盂,木魚還有袈裟給買了下來。
這些和尚都快到餓死的境地,自然無不允許,看起來似乎打算拿了魏燃的銀子早日分賬,然後撇下這間沒什麼香火的寺廟各奔東西。
那魏燃臨走時,乾脆也順走了寺中的方便鏟,這麼沉重的勞動工具,幾個和尚平日裡也耍不動,還不如給魏燃拿了當武器。
披上袈裟,扛著方便鏟,魏燃這副形象仍說不上什麼善類,惹得阿離一路譏笑不停。
走到野外溪水邊觀看尊容後,他摸著光頭,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灑家姓魯名達,法號智深!哼,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何日頓開金枷,照見本性無我?”
……
魏燃和阿離一路沿著渭水向上遊而行,地勢越來越高,翻山越嶺。除非必要的補給,否則極少到有人煙的城鎮。
行至渭水支流——鄣水,同樣溯流而上,便到達了李家的祖宅所在——鄣縣。
路上經過的州縣,常看到李家的各種產業,涵蓋絲綢、粗布、染坊、茶葉、漆器,工坊、酒店等諸多方麵。
商業和手工業上影響力頗大,當然這其中有程氏的經營功勞。從了解的內容上來看,李家在本地的關係網相當廣泛,雖然人丁不旺,但影響力頗大。
魏燃沒有去縣城,朝廷的通緝令還沒有到達此地。不過消息應該順風傳至,想必縣城內的官員已經有所耳聞。
魏燃不想惹麻煩,便直接從鄉野往自家莊園而去,此時他父親應該還沒到,按照路程推算,還會有個兩日才會到達此地。
鄣縣本地也有幾個豪強,但他們加起來的規模,都不如李家那麼龐大。
現在魏燃所經過的田野,目光所視之處,儘是李家產業。這田地上耕種的農民也儘是李家的佃戶。
魏燃一路沉默的走向自家莊園所在,雖然隻在小時候來過一次,但魏燃的記憶能力極為出色。再加上這個時代生產力低下,即便這麼多年過去,周圍也沒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