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不卑不亢,“將軍既要拜會陛下,當下馬執臣下之禮。”
“國有賢臣,惜不能用。老先生原為陛下太傅,陛下登基後,即便不能為國之宰執,亦當為六部重臣,或入樞密。今日卻是區區一個國子監臣,對於這樣的皇帝,老先生心中沒有怨恨嗎?”
“先帝在時,令父李公被削職罷爵,我亦曾問過他類似的話。將軍可知令父是如何回答的。”
魏燃眼神望向遠方,思緒回到從前,“如果沒有猜錯,以他的性格,當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不錯!此為忠臣之道!”剛直老者言語中有勸諫之意。
魏燃譏誚的看著他,“哼,李某身為邊帥,卻非忠臣。即便忠,忠心的也不過是大唐社稷,而非李唐皇室。”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忠於社稷自當忠於陛下。若是將軍要行不軌之事,恐四海傾覆、天下大亂,這便是忠於社稷的將軍願意看到的?”
“老先生口才不錯,可惜,若普天之下真的都莫非王土?那大隋何其可惜。推之往前,還有兩漢、強秦,可曆史終歸還是一路向前,不以人的意誌為主導。
如今大唐,朝廷不用賢臣、自毀良將、閹宦當道、奸佞四起。於外,異族入侵,國朝無力抵禦。於內,兼並嚴重、苛稅如山、民怨沸騰,更兼天災**,以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先生敢說這不是末世之象?”
魏燃一番言語,直指天下將傾,可老者眼神堅定,不為所動。
“大唐可由百姓推翻,便如太宗皇帝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將軍是大唐臣子並非百姓,百姓可為之事,將軍卻不可為!”
魏燃沉默,對方說得確有道理,他是大唐邊將,是整個統治集團中的一員,統治階層之外有所不滿,可以造反推翻王朝取而代之。
但統治集團以內做這樣的事,則叫做叛變,無論是放在任何場景去做分析,都避不開一個叛將的評價,就如王莽、董卓。
魏燃向對方拱了拱手,“先生所言有理,然而本將此行,所為之事乃清君側,自下而上整頓朝中如今烏煙瘴氣之態,刷新吏治、整頓朝綱,也是為大唐能夠延續下去而儘本分。此非叛變,而是行伊尹霍光之事。”
簡單而言,就是我並非背叛整個統治階層,而是行權臣之事,總之我沒把大唐皇帝乾掉取而代之,就不算背叛大唐。
很簡單的權臣邏輯,你要跟我杠,就無法從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角度而言,隻能從君臣大義來論。但君臣大義對權臣而言,那就是一張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
魏燃不再理會一時不知如何辯駁的老者,抬頭望向那座華麗雍容的帝王肩輿。
“陛下,左神策大將軍、江南道招討使、大唐縣侯李承業,我的父親,還有這殘破的天下!需要你和朝廷給出一個交代!”
皇帝本就酒色過度的青灰色的臉龐,變得更加慘白,渾身顫栗,絲毫沒有一國之君的威嚴。眾目睽睽之下,隻讓人心生不屑。此等昏庸懦弱之輩,居然也是我等雄壯兒郎所效忠之人?簡直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