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燃沒有直接返回關中,而是前往河南道。如今旱災已過,河南道卻因多次流民叛亂變得十分殘破,地廣人稀。
許多昔日的城池裡麵,甚至野獸橫行。即便如此,河南道也是曆次流民叛亂的核心區域。
魏燃在都幾道將俘虜的亂民進行甄彆,由於人數頗雜,無法區分流民所犯罪孽的輕重。
因此隻能以兩種標準進行區分,一是以是否在黃巢軍中擔任基層官員職務進行區分,二是以加入黃巢軍的時間進行區分。
凡事擔任了任何一種職務的,皆以重犯處置,而加入黃巢軍超過半年的,也以重罪處置。
輕罪之人,全部安置到地廣人稀,秩序全無的河南道幾個主要州縣進行屯墾,並派遣嫡係官僚以軍法治理。
雖然魏燃急於恢複生產,不過也知道人心變壞容易,變好卻是難上加難的事。
所以軍事化管理,頭三年從事屯墾的收成,全部納入地方州縣府庫,三年之後再根據屯墾時的生產積極性和平日裡的守法表現,再行恢複個人自由以及分發田地。
往後逐年赦免一批人,相信到時這些人在習慣軍事化管理後,又知曉所屯墾之地會成為自家之地後,生產積極性和守法性都會提高起來。而地方與朝廷也能因此緩慢恢複元氣。
最重要的是,河南道恢複秩序後,對於完全平定天下民亂都會起到一個積極作用。
不過魏燃在安排相關事宜後,果然又有不長眼的地方豪紳前來找麻煩。
河南道原來的地方豪紳,基本都舉家遷往了都幾道。魏燃穩定河南道後,他們自然就要返回家鄉。
這是人之常情,如果他們隻是返回家鄉恢複地方生產,魏燃會非常歡迎。這對恢複河南道元氣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但有些豪紳竟然賄賂鳳林軍將士與幕僚,大肆在地廣人稀的河南道搞起兼並土地,並私自購買罪民充實自家奴仆。
魏燃原本已經在著手安置那些罪行較重的流民到隴右邊地屯墾,但從手下諜報機構那裡知曉河南道之事後,勃然大怒。
因此返回河南道,在軍中和自家官僚機構搞起了肅反。
揪出那些收受賄賂,與地方豪強狼狽為奸破壞自己所定政策的高級將領幕僚,而後當眾公審,以軍法處斬,並且沒收家族土地。
軍中不少人前來求情,這些要被處斬的將士幕僚,都是多年以來跟隨魏燃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是能夠互相依托後背的存在。以這個時代的道義來說,如此親信之輩極為難得。
便是李劍星都跑來和魏燃求情,聲淚俱下。
魏燃心性堅定,已經決定的事,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他不需要一支講究人情化的李廣式的軍隊,他要的是白起霍去病那樣,以軍法為上,賞罰分明紀律嚴明的軍隊。
前者容易誕生派係,也隻能保持一時的戰鬥力。隻有後者才是一支類似近代軍隊的雛形,隻要製度不壞,戰力便就有保證。孰輕孰重,魏燃心裡清楚得很。
他不僅將這些違反軍紀的高級將士幕僚全部斬首,還下令全軍當中有誰收受了賄賂,十日之內肯將其返還坦白,皆可從寬處置。
由於魏燃公審處斬軍中大量高級將領幕僚的事過於轟動,以至於全軍震恐,十日之內竟然有不下千餘將士前來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