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巨大的房梁倒塌下來,回應了燕王喜的呼喊,直接將他砸成了肉餅。
一夜之間,整個薊都被陷入火海,而在城頭之上,火光也映在了趙括的臉上。
“太昌君,如此,這裡將會變成不毛之地。”
廉頗望著火中四散奔逃的人們,不無擔心地說道。
趙括目光依然堅定,望著燃燒的燕王宮,淡淡道:“放心,隻要能種莊稼,士兵們在哪裡種都一樣。”
“哎,難啊……”
廉頗無奈的搖了搖頭。
此戰,趙國幾乎零傷亡,屠遍整個燕國十六郡,一舉將燕國納入趙國版圖,趙國也一躍成為與秦國版圖比肩的超級大國。
大火整整在薊都燒了三天三夜,趙括之名從此威名遠播,直超白起。
後世史書《先趙紀.趙始皇太祖括本紀》記載:“……太祖括單騎一馬殺入敵營,六十萬燕軍灰飛煙滅,無人能敵,率五千精騎屠城,鏖戰三日不下馬,浴血奮戰得其名,九州震撼……”
“收兵,回朝!”
完勝!
……
回到朝中,自是眾臣對趙括更加俯首帖耳,就連趙**都不敢在趙括麵前大聲說話,每頒布一條法令,都要偷偷瞄一眼正閉目養神的趙括。
如此凶殘的戰績,引來四方有識之士的口誅筆伐,唾罵趙括喪失人性,飽讀詩書竟做出如此殘暴之事。
但罵歸罵,說歸說,各方諸侯卻紛紛送來賀書,表示對趙國實力強悍的肯定和讚揚。
自然而然地,蠢蠢欲動的秦國也悄悄退兵,將征伐趙國的事情暫時壓了下去。
經過兩次大戰,趙國縷縷獲勝,觸動到了某些諸侯的神經,於是開始暗中聯合其他諸侯,想要壓下在西北崛起的龐然大物。
魏國公孫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先是給魏王製造了足夠的危機感,再在魏王的支持下,趁著冬天閒的蛋疼,乘上車駕先是到了齊國,再去楚國,最後轉道秦國。
在他看來,來年開春,如果不能聯合四國伐趙,很可能下一步趙國就會向魏國展開吞並。
畢竟如今打敗燕國之後,趙國便擁有了強大的後方,從此再無後顧之憂,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四國中比較弱小的魏國。
當然,至於韓國,公孫衍壓根就沒將這個趙國的小弟放在眼裡,畢竟現在韓公子非還跟在趙括屁股後麵當學徒,保不齊哪一天心血來潮,將韓國雙手奉給趙國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個計劃卻陷入了重大阻礙。
先是齊國很順利地答應下來,但公孫衍知道,齊國是個牆頭草,答應他也隻是敷衍了事,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看實際他能聯合出多強大的盟軍。
所以在前往楚國的途中,公孫衍做足了功課,先是讓魏王送來萬金,又帶上了魏王的公主,準備將他許給楚公子,以結聯姻。
可是即使如此,任憑公孫衍在楚國王宮裡指點江山侃侃而談,但楚王始終都對他提不起興趣。
問題就在於,秦國是楚國最大宿敵,如果跟秦國聯合伐趙,那恐怕楚國的百姓會指著他熊元的鼻子罵,會罵他數典忘祖,不知廉恥。
熊元可不想背負罵名,於是打著哈欠,將公孫衍打了20大板給攆了出去,連同他拉的金銀玉帛和公主都一並退了回去。
正因如此,後世的某抖短視頻上竟然出現了一段關於公孫衍的鬼畜視頻爆火網絡。
正是他站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時的得意表情,轉而挨打喊冤的鏡頭,被熱心網友做成了鬼畜。
一句“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