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話之間,三人去了隔壁房間,開始正式的采訪。
中午時分,丁一婉拒了兩人的請客吃飯,帶著厚厚的素材,滿載而歸。在兩天之後,最新一期校刊新鮮出爐,傳入各院係師生手中。
儘管這是學校的內部刊物,但是樣式也十分正規。
比如說,刊物的封麵,也有大大的照片,充當封麵人物,讓廣大師生一看就知道,這期的主題是什麼。
“白葉啊。”
許多人拿到校刊一看,立即認出封麵人物是誰。
人物的照片,那是丁一拍攝的,地點是虞馳培訓班的工作室。背景是書架,白葉坐在茶幾前,舉著一杯茶,神態恬淡從容,有幾分脫塵之氣。
有氣質,還帥氣……
衝著這封麵,校刊立即火了。
在一群妹子的搜刮下,本來印刷有限量的刊物,直接在校園斷貨了。以至於一些人,紛紛打電話給校報社,讓他們趕緊加印。
平時免費送,都沒幾個人要的校刊,居然還有加印的時刻。
這簡直就是……榮耀啊。
丁一很高興,連忙向學校高層申請,得到了批複之後,立即加印了兩千本,總算是平息了亂象,滿足了各方麵的需求。
這也算是校內奇聞,更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一個個師生,打開了校刊,仔細翻看了起來。開篇是校慶方麵的信息,無非是學校的高層召開什麼會議,號召大家認真籌備,迎接慶典。
會議精神、高層訪談什麼的,內容乏善可陳,不值得一提。有些人心急,乾脆掠過了這些內容,直接翻到了采訪白葉的文章。
就在那一瞬間,一幅畫映入他們的眼簾。
“咦!”
乍看之下,他們的反應,與當初的丁一差不多,也覺得眼前這畫,有點意思。
圖畫的造型簡單,以疏朗簡潔之極的筆觸,勾勒出房舍窗前的景致,底下是木桌茶具,窗外畫麵大片留白,隻有一彎淺淺的月牙高掛。
一整幅畫麵,隻有黑白兩種色彩,意境卻空靈雋永,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含蓄美。
最重要的是,在圖畫中,月牙下,還有一行文字。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題款新奇,又鮮明。
一些人看了,平靜無波,沒什麼反應。不過也有人,仔細品味題款,忍不住擊節叫好。在他們看來,這題款算是點睛之筆,妙不可言啊。
“關鍵就在於,天如水三字。”
一個教師忍不住與旁邊的同僚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新月在天,夜色涼如水,這種寧靜致遠的心境,頗有禪意。也難怪白葉能夠設計出文村佛堂,他在佛學上肯定有一定的造詣。”
“不然。”
同僚搖頭,他審視圖畫,另有見解,“人散後,天如水,這分明是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新月升空,三五知己把盞賞月,不知不覺已夜半。待友人儘散,空留一腔詩意,妙哉。”
“其實這句話,出自北宋詞人謝逸所寫的千秋歲楝花飄砌。”
旁邊有人搭腔,“這是一首夏季避暑詞。上片寫夏日景色,下片寫消夏生活。最後一句就是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白葉改動了一個字,你們覺得他是故意的,還是記岔了呢?”
那人意味深長道:“新與淡,一字之差,或許隱藏了什麼奧秘……”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