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馬良在府衙排下酒宴,邀趙驥、閻宇共賀升遷,酒過三巡後,他說到:“漢吳休兵,荊州暫無戰事,不知不舍打算何時回成都向關家提親?”
趙驥和馬良已混得熟稔,實話告知到:“那些都是謠傳,我和銀屏其實並無男女私情,這事兒都怪文平,都是他為了給我立威,騙兵士說我是關侯的女婿”。
閻宇在旁哈哈大笑:“哥哥,我看你與關小姐甚是般配,不如就把他娶了罷,以你的人才,諒她也不會不肯”。
馬良睨眼注視趙驥,又問到:“不舍當真屬意關家小姐?”
趙驥覺得馬良這番話有點反常,解釋到:“彆聽文平亂說,千萬莫汙了女兒家的清名”。
馬良舉樽敬了一杯,續道:“不舍可知諸葛丞相籍貫?”
“啊?”喝酒就喝酒,好端端說這個乾嘛。
“不少人都以為丞相是荊州人,其實他是徐州琅琊人”,馬良不知真醉假醉地說,“但丞相夫人卻是出身襄陽名門,丞相之姊也嫁進了襄陽蒯家,所以我一直都當丞相是同鄉”。
這家夥話裡有話呀,趙驥要是再聽不出來就是傻子了,這是想拉我入夥嗎?
馬良見趙驥沉吟不答,笑道:“不舍以弱冠之齡居一郡之首,便是當年的廖公淵也不如你,要是再與重臣之女結親,將來定翻然不為池中物”。
重臣?關羽已經不在了,繼承侯爵的關興還是個孩子,要是劉備也不在了……
聽懂歸聽懂,但生在新社會的趙驥還是很抗拒拿婚姻做政治籌碼的,他含糊其辭答到:“我和關小姐確實沒有私情,而且婚姻大事不可不慎,我暫時沒有娶親的打算”。
馬良內心非常欣賞趙驥,荊襄士人中能征慣戰者寥寥無幾,如魏延等荊州武人又桀驁不馴,很難融入士人圈子,要是趙驥能通過婚姻和荊州士人集團結成利益共同體,就可以填補荊州士人在軍方的最大短板。
馬良知道趙驥已經聽懂了自己的話音,他沒有逼迫趙驥立即做決定的意思,反正來日方才,從趙驥在武陵拉攏漵溪部、利用沙摩柯等一係列表現來看,這個聰明的年輕人應該會做出最符合他利益的選擇。
戰事沉寂後,趙驥開始和閻宇專心操練士卒,他利用自己武陵太守的職務,給部下分了田地,讓他們全部變成有產的自耕農,也即是漢時俗稱的良家子。
當時流行的兵役製度,曹魏主要是屯田兵,士兵平時無償給朝廷種地納糧,戰時響應征召,如果戰死了,就連老婆孩子都得當作財產一樣由官府配給其他人。
東吳則是將領靠自己的食邑豢養私人部曲,朝廷直屬的普通兵源大多通過擄掠山越來補充,戰時配屬給將領指揮。
趙驥認為有田產的自耕農會比魏吳兵卒具有更堅韌的戰鬥意誌,這也較為接近唐初的府兵製,是可以有效提升部隊戰鬥力的,隻不過限於漢末的生產力水平,武器還得由官府來統一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