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嫣這才悻悻地把刀遞給關興,但依舊餘怒未消道:“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清,到時候你不認賬怎麼辦?”
“我…”趙驥遲疑片刻,突然靈機一動,“我可以先補償些錢財給你算定金”。
關嫣撇嘴輕笑:“錢?你連個落腳處都沒有的人,能拿得出幾個錢?”
關興連忙在旁勸慰:“趙使君勿惱,我姊姊這人說話心直口快,並不是有意要輕視取笑你”。
“不怪,不怪”,趙驥客套兩聲,然後轉頭對關嫣解釋說,“銀屏,我現在的確身無長物,但卻有條取財之道”。
關嫣俏臉一紅,觀趙驥神色並非故意輕薄後,才低聲嗔怒道:“你彆在有人時喚我乳名”。
關興聞言大窘,看來外間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呀,姊姊居然連自己的閨中乳名都告訴趙驥了,難道姊姊真的和他私定終身了,不行,必須得想辦法撮合他二人才行,不然以後姊姊還怎麼嫁人。
趙驥不知道關興的小心思,自顧自說到:“我會造紙”。
其實漢代已有後世所謂的“蔡侯紙”,但產量並不高,仍以竹簡和絹帛來書寫為主,直到不久後的南北朝時,紙才開始大規模普及推廣為主要書寫材料。
趙驥猜想,漢末三國時期的造紙術應該正處於一個技術上的瓶頸突破期,無非是最關鍵的纖維提取技術還不成熟,自己初中參加學校課外活動時,曾經參觀過一家專門生產書法用紙的手工造紙廠,還被老師要求寫了一篇作文,所以對照記憶稍加改進,應該就能大幅提高紙的質量和產量。
趙驥當即和關嫣約定一起籌辦造紙作坊,關家出錢,趙驥出技術,由關家負責管理經營,所得利潤分趙驥兩成。
“我對現在的造紙術不太了解”,趙驥約關嫣說,“不如我倆明日一起找家造紙坊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