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2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4636 字 9個月前

秀成胞弟、王宗李明成道:鬆江、青浦皆乃華爾洋槍隊駐守,所以難破。探報,曾國荃湘妖逼近雨花台,天京危殆。

李秀成道:昔日,清妖二臨天京,兩皆敗北;湘妖此次光顧,亦不足懼;待吾平定淞滬,再計京事。青浦洋槍隊兵寡,譚紹光、陳炳文部,務必竭儘所能,殺敵破城。爾後會郜永寬部,攻擊鬆江。

太平軍圍攻青浦月餘,浦城幾成絕地。洋槍隊副領隊法爾思德坐守困城,心力交瘁,急谘華爾:我軍因傷亡與疾病,人數日減。英法曾經承諾,我們需要的任何援助,他們可在兩日之內馳達;今已過半月,援軍仍未到來。青浦城外,叛軍日增,人山人海,層層包圍。昨日突擊,血肉橫飛,叛軍雖遭受重大之傷亡,但他們能夠擔得起死亡十人,而我隻能擔得起一人。我軍日減,僅憑自身之力,已無能殺開血路,到達上海之附近。

華爾接谘,決意放棄青浦。

6月9日,華爾率軍二千,轉進青浦,援救法爾思德。何伯亦調六百英軍,協助撤退。

棄城令下,常勝軍人心渙散,法爾思德無能製。譚紹光、陳炳文趁機攻入城內,大肆砍殺。

華爾援軍甫進青浦東門,即被亂軍衝潰,狼狽退至英軍陣地,發炮亂轟。

法爾思德戰至最末,已是孤身一人,隻得束手就擒。

青浦得克,譚紹光、陳炳文即率大軍,轉圍鬆江。

鬆江危殆,江蘇署撫李鴻章心急如焚,朝夕激厲淮軍各營,不時親赴前敵,三令五申,嚴整部署,以重根本,而奪賊氣。

程學啟上言道:鬆江若失,賊氛更熾,吾軍可出矣!大人先遣一軍,誘敵深入,吾駐新橋,與逆死戰,待逆力疲,全軍圍擊。

李鴻章言聽計從,即令參將張遇春率春字營先行佯攻泗涇,鴻章自率六千之眾,浩蕩跟進。

李秀成見狀,遂撤鬆江之圍,親率聽王陳炳文、納王郜永寬部六萬餘人,進駐泗涇、七寶,意欲踏平李鴻章淮軍,一勞永逸。

6月19日,忠王李秀成發令總攻,六萬大軍,分作二十小隊,頃刻困圍新橋,攻占徐家彙、法華、九裡橋等要衝,兵鋒直逼上海城垣。

淮軍各將欲傾出對擊,解救程學啟部,李鴻章不許,道:待程方忠折賊銳氣,吾等再攻。

淮將皆曰:賊若擊破新橋,軍心必散。

李鴻章道:程方忠書生麵相,然卻剽悍戾淩,必是虎將;滌帥勉之曰,江南人譽張國梁不去口,程方忠好為之,亦一國梁也!張國梁八麵威風,程學啟一手遮天!

是日,聽王陳炳文,興兵二萬,填濠拔樁,洋槍大炮並力死攻新橋。

清參將程學啟督率開字營,親燃劈山炮對轟,一日之內,擊退太平軍九次攻擊。新橋營壘亦是斷壁殘垣,岌岌可危。

李鴻章亦恐新橋有失,急飭張遇春春字營、滕嗣武林字營、郭鬆林鬆字營馳援新橋。陳飛熊熊字營、張誌邦誌字營、馬先槐探字營圍攻九裡橋。

反擊令下,陳飛熊、張誌邦、馬先懷部奮勇當先,先取九裡橋,再占徐家彙,複與程學啟、張遇春各部,內外夾擊,攻破太平軍四十營壘。

李秀成收攏潰殘,意欲再戰。

天王洪秀全一日三詔,嚴敕李秀成,務必回援天京。

秀成無奈,即撤攻滬之軍,返回蘇州,籌備援京事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