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宮太後驚悸,即刻下詔:湘、楚、魯、豫、直、皖、吉裡之兵務必星夜入衛京師。
李鴻章接旨,迅召諸將,北上勤王。
然劉銘傳、郭鬆林、潘鼎新、劉秉璋等,皆因誅滅賴撚,功不抵勞,聚訟不休,紛紛求退。
劉銘傳道:啟稟李帥,彌河一戰,斬殺俘獲賊逆逾三萬,吾亦折損兩萬,軍氣大衰。即便北上,亦要整軍理械,稍歇時日。
郭鬆林等亦附。
李鴻章見事難以轉圜,遂以事權不一,糧餉不濟,暫緩北上。
山東巡撫丁寶楨聞警,迅即馳至東昌,率騎旅一千、精卒三千,晝夜兼程,五日時間,進抵河間。
丁寶楨查觀戰況,速遣王心安部,馳赴饒陽,力阻西撚軍北進。
是日,劉鬆山率老湘軍追至,攜手魯軍,再挫西撚軍攻勢。
慈禧太後欣喜丁寶楨勤王之速,怒斥李鴻章抗旨不遵,速即傳諭:賊擾京畿,左宗棠、李鶴年、官文追截不力,皆交部議處;李鴻章援京不力,著即拔去雙眼花翎、褫去黃馬褂、革去騎都尉世職;恭親王奕訢速速會同神機營辦理巡防事宜;著授盛京將軍都興阿為欽差大臣,現到直隸之各省官軍皆歸其統領。
李鴻章接旨憤恨,道:左公放賊出山,殃及鄙人。若使辦賊者獲罪,何以激勵將士?侍心如古井,恨不投劾歸去,斷不以目前榮辱介懷。功高莫過於救駕,左宗棠、丁寶楨等正可一顯身手。
左宗棠躑躅晉地,聽聞京師告急,膽顫心驚,急令劉鬆山、郭寶昌部速赴保定堵截。
宗棠令罷,速率本部,由晉入冀,晝夜兼程,八日時間,抵達河北獲鹿縣。
慈禧太後長籲一氣,道:左臣至,京師暫且無恙矣! 李鴻章之淮勇,現至何處?務必嚴旨督促!都興阿之神機營暫且回顧京師,現到直隸之各省官軍暫歸左臣宗棠統領。
李鴻章再接諭旨,仰天而歎,速召諸將,議商北進。
鴻章道:計毒莫過於絕糧,功高莫過於救駕。吾等再不勤王,必自斃矣!
郭鬆林道:啟稟李帥,吾性雖野,然尚知尊親;吾即追隨李帥,北上製敵。
潘鼎新、周盛傳亦附。
李鴻章道:省三何意?
劉銘傳道:啟稟李帥,銘傳經年戎馬,被傷十餘處,積勞成疾,騎不得戰馬,恐已無力北上。
李鴻章道:去歲,陳國瑞受醇親王奕譞委托,組建神機營銳勇隊,四處招搖,省三惡否?
劉銘傳道:銳勇隊乃醇親王奕譞所組之軍,乃神機營之精銳,銘傳安敢有怨。壽光一戰,飛彈入骨,痛徹心扉。
李鴻章道:既如此,省三暫於軍中休養。撚逆飄忽不定,吾部不可麇集而動,潘鼎新速率本部,前鋒開路,如無阻扼,務必繞至保定堵截;郭鬆林、楊鼎勳二部,暫為後軍,馳赴魯冀之交,觀賊動向,相機行事;吾即偕周盛傳盛字營,火速赴冀,居中策應。
北上勤王事定,李鴻章感慨萬千,致書曾國藩曰:恩師如晤,鴻章此行,迫於大義,吃苦受氣,是分內事。擬再與左公議和,但勿相見,決不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