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左宗棠獨抒己見(1)(2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2755 字 10個月前

至行軍,不外剿撫,所必剿者,浩罕人、白逆及其死黨耳;於土茴自無波及之理。弟於上年擬進南路時,屢以此曉示諸軍,尊處及嵩武外,蜀軍亦嘗諄諄及之。此次孟威及郎齋所部孫提督均能體會,獨崑山有縱兵擾掠情事。現已委雷振之前往辦撫綏善後等事,實則兼察蜀軍耳。

大軍西進,崑山所部姑留吐魯番,將來可陸續撤回。郎齋心性明敏,日有進詣,意欲立功西域,不甘留後,當令並進耳。

大軍西進有日,竊以為絕非今日。南疆之地,喀喇沙爾至喀什噶爾,兩千餘裡之遙,喀什噶爾至和闐,一千餘裡之遠;況有沙漠、戈壁、湖泊橫亙。大軍征戰,糧資為先;寧遲勿錯,新秋糧資采運充足,自可緩進急戰,殄滅醜夷。

少頃,宗棠又致函廣東陸路提督張曜:吐魯番及喀喇沙爾,伏暑燥熱異常,蚊虻最多,非秋後進軍不可。

秋後進軍,糧、運尤乃要著。南疆吐魯番等地,土地肥沃,天氣早暖,產糧為多,若能約束各軍,使百姓不受擾害,則糧、運均可就近辦理,不但可節省人力物力,且十分便捷。

以軍糧轉運來說,古城、巴裡坤、哈密均十分吃緊,駝已受孕暫歇,隻能依靠車馱。計各處已撥官車、民車900餘輛,馱騾2000餘隻,已是搜索一空。現命甘肅造新官車,以馬駕轅,以騾做邊套,同時預訂駝隻,但隻有等到8月才能奏效。

此後官民車馱,不能依仗於後路購買雇用,應設法在吐魯番、八城就地辦理。一麵設法製車買車,編幫承運,以節省人力物力而利於大軍前進。

在吐魯番製辦車馱,物資豐富,工匠又多,比起內地更為便捷,趕車趕馱之人駕輕就熟,所需運費亦少,自可籌辦。此後每攻克一城,均應按此辦理。就地取材極易,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6月底,英國政府知曉南疆戰事,立即照會大清國駐英公使郭嵩燾,聲言英政府將力阻清國大軍挺進西疆。

郭嵩燾甚懼夷人嘴臉,速即上奏曰:進軍新疆,窮兵縻費;即捐數城之地,予浩汗人立國自存,吾國則可利用其力勘定西疆,其似係兩全其美之策,吾國宜應乘英人調處之機,妥定章程,以為保境息兵之計。

宗棠聞悉,目眥儘裂,怒曰:郭嵩燾匹夫,妖言禍國!浩罕人非無立足處,何待英人彆為立國?即欲彆為立國,則割英地與之,或即割印度與之可也,何乃索我腴地以市恩?逆匪阿古柏已服毒自戕,大軍西驅,破竹之勢已成,欲止不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