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成化犁庭(1 / 1)

一名身著華麗錦袍,風姿秀逸的少年郎麵白如玉,目似繁星,舒眉淺笑,但話語中卻能寶劍刀光劍影。 “我們一問侯夫人,如何看待百川書院設立科舉突擊班一事?” “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誌。學問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學而不倦,而能做到學而不倦的則是因為在於目的純正,自製堅定。在侯夫人看來,科舉突擊班的誌向是否純正且堅定了” 這話問的到處都是陷阱。 正所謂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如果顧南夕否認了科舉突擊班的誌向純正,那麼這個班級就沒有了立學之本,沒有了立學之本,那何以立身? 如果顧南夕認為科舉突擊班誌向純正且堅定,那麼請問這個誌向指的是什麼誌向? 圍觀的官員們,哪能看不出這裡的彎彎繞繞,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這是誰家的兒郎?怎麼說話語這般犀利?” “是太學的陳素修,上次書院考核時,太學敗給百川書院,當時他就發誓要為太學挽回榮光。” “後生可畏啊,這才第一問,不知侯夫人會如何回答。” 普通百姓,雖然說不出來裡麵的機鋒,但也能感覺得到少年的惡意滿滿,不禁為永昌侯夫人懸起一顆心。 顧南夕早就知道,科舉班一事會掀起狂風巨浪,但沒想到先出頭的是一群少年郎。 萬般手段總不能對這些意氣風發的少年使。 於是顧南夕坦承開誠布公道:“須知少日秦明誌,曾許人間第一流。” “誌向有很多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誌。”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也是誌。” “明年此日青雲上,卻笑人間舉子忙。更是一種誌。” 顧南夕環顧那群學子,再看看百川書院的學子。 太學學子個個都豐神俊朗,麵目白皙,一看就是錦繡堆裡長出來的。 百川學書院的學子則來源複雜很多,有富家公子,也有平民之子,更有那寒門學子,膚色有白皙的,泛黃的,還有有黑的。 顧南夕:“有的人一出生就坐擁彆人幾輩子都追求不來的東西。但這不是我們扯掉彆人登雲梯的理由!” “科舉是朝廷遴選人才的機製。你們有名師教導,甚至你們自幼耳濡目染各種文書。所以你們怕什麼呢?你們比這些普通的學子,搶跑了十來年。難道你們認為,你們這麼多年的優勢還比不過幾個月的突擊班?” 說出來了! 顧南夕她真的說出來了! 官員們沒想到顧南夕能把求取功名的話說的這樣直接。但仔細一想,竟又不覺得意外,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呢。 更讓他們感到心驚肉跳的是,顧南夕就差沒指著那群學子的鼻子罵。 科舉製製度本就是為了防止世家豪門壟斷官員而產生的。 但平民學子,就算再如何刻苦勤學,所獲得的師資力量,完全不能同世家貴族相比。 所以儘管推出來那麼多年,細數榜上的進士,大半江山全是世家貴族出身,另外一小部分則是被各大書院包攬。 真正平民出身的寒門學子,鳳毛麟角。 顧南夕想要打破這段桎梏,她能成功嗎? 理智告訴他們這太難了。 十多年的差距怎麼可能靠幾個月的突擊技巧就能成功呢? 但是這可是顧南夕呀! 她創造的奇跡還少嗎? 人群中,朱大人不小心揪斷自己的一根長胡須。 “大人,永昌侯夫人可比您膽子大。”中年男子唏噓不已。 大周的沉屙頑疾,明眼人都能瞧出來。 但膽大如朱大人,即便有不順眼之處,也隻敢暗戳戳的碰一下,不敢像顧南夕這一般,直接揮鋤頭開挖。 朱大人沉默片刻,便笑道:“人老了,終究是沒有年輕人那般有衝勁。小南夕這角度找的實在是刁鑽。” 中年男人亦是點頭:“是啊,她這般做直接把當今聖上拉到她的戰船上。同時,還留了一線,也沒有絕了其他人的路。” 如果突擊班真的這麼有效,那些氏族大家們跟上便是,無非是讓科舉的這個獨木橋更加內卷。 但即便再卷,有實力的平民學子也也能有個混出頭的路徑。 顧南夕的話讓平民百姓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啪啪鼓掌,把手掌心拍的痛紅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雖說憑有點條件的家庭都願意舉全家之力供出一個讀書人,希望這個讀書人能熬出頭,帶著全族人逆天改命。 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希望是何等的渺茫。十裡八鄉裡能出一個舉人,那都是文曲星下凡。 大部分人家認識一些基礎字之後,能尋個做賬房的機會都已經很不錯了。 如今永昌侯夫人直接把這事兒明說出來,意思是貴族有深厚的家族作支持,搶跑十來年,她就用這個突擊班,助平民學子一臂之力,大家考場上見真章。 想學門手藝,還得先給人家免費當三年學徒。永昌侯夫人如此慷慨,大家怎麼能不領情? 陳素修還想再辯駁幾句,就立身立命這一點批判顧南夕。 但震耳欲聾的掌聲已經在事實上打了他的臉。 得民心至此,還不能夠算立心立命嗎? 陳素修微微歎口氣,等待這波浪潮過去之後,提出自己的第二問。 “方才侯夫人的回答,真摯坦誠,在下佩服。現在我代表全體太學的學子,二問侯夫人。大周同北境交往多年,您如何看待這段關係?” 一時間,眾人都把視線緊緊聚在顧南夕身上。 北境啊,那是大周不可提的心痛。 顧南夕是全大周主戰派的一麵旗幟,她會如何回答呢?她對以後的北境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 坐在操場上的阿吉奈也忍不住抬起頭,等待著顧南夕的答案。 顧南夕本想把這個問題糊弄過去,主戰派的首領可不是那麼好當的,當今大周從上至下都以主和派為主。 但顧南夕的眼角瞥見藏在人群裡的顧十三等人,打太極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如果輕描淡寫地略過,這叫在邊關浴血廝殺的將士們情何以堪? 顧南夕雖然喜歡擺爛,但該有的擔當和責任,還是有的。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故事,現在我就跟大家講講。故事的名字叫成化犁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