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建庇護所,對於珀菲科特而言有一個必須要她來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盾構機。
雖然盾構機對於這個時代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煉金術士們來說,隻要知道了要求也未必造不出來,但很顯然在這個連搖臂鑽都還沒發明的時代,製造一台符合珀菲科特要求的盾構機還是有些為難這些人了。
在珀菲科特的原世界,最原始的盾構機雖說也是在相同的時代被發明出來,但那個與其說是盾構機,不如說是一種施工方式。
當時的工程師通過船蛆鑽木頭的方式獲得了靈感,將隧道掘進的工作麵劃分成多個小工作窗,每一個工作窗都有一名工人負責挖掘,工人將地底的泥土和石塊挖掘開之後會將挖下來的泥土和石頭運走,而整個工作麵的支架則向前移動,挖好的部分用磚塊和水泥砌牆來支撐。
這種工作方式就是最早的盾構掘進模式,雖然奠定了現代盾構機的基礎,但這是在很難說是一種盾構機。
而且這種方式的工作效率雖然比單純的靠人力來挖掘要高,但掘進的速度還是太慢了。
要知道在原世界,世界上第一條用盾構技術修建的隧道可是修了好幾年才修成,而他們也僅僅隻是在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下麵掏了一條隧道而已。
所以珀菲科特顯然不可能選擇這種方式,她要做的是至少符合盾構機這個概念的掘進裝置。
這種掘進裝置在原世界的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或者說這才是現代盾構機真正的鼻祖。
這種機器的前端有一個巨大的旋轉臂,上麵安裝有銳利且堅硬的刀頭,可以將岩石和泥土切削下來然後通過輸送帶運走,並通過液壓裝置將整台機器不斷的向前推進。
儘管這種設備與後世的現代盾構機相比依舊粗糙不堪,但至少它已經符合珀菲科特心目中盾構機的基本需求。
所以在珀菲科特鋪開圖紙之後,她便在紙上按照這種老式機器的樣子開始繪製。
這種老式機器的結構相較於後世的現代盾構機要相對簡單,其主要工作部件就是頭部的旋轉臂和刀頭,而這種設計對於珀菲科特來說無疑過於簡單和粗糙了。
她在這裡援引了現代盾構機刀盤的設計,將自己設計的盾構機頭部設計成了一個可以不斷旋轉的刀盤,而這和現代盾構機的結構是一樣的。
這種刀盤式設計的好處在於它可以更均勻的碾碎工作麵上遇到的不同材質的岩石,同時也能更好的抵擋工作麵可能發生的泥土坍塌等問題。
加上刀盤是一個圓形的整體,在後部推進裝置的作用下它也能夠更好的往前推進。
隻是一個合格的盾構機刀盤不僅對設計有很高的要求,同時也對材料學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要知道在後世,盾構機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可以說就是這個刀盤和上麵的各種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