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世界自治領是英國殖民地製度中的一個特殊體製,標誌著殖民地邁向獨立的最後一步。
自治領除了在內政上享有高度自治外,還有自己的貿易政策、有限的自主外交政策和軍隊,但宣戰權仍由英國政府掌握。
曆史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愛爾蘭等都曾是英國的自治領。
這些自治領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自治後,逐漸獲得了完全的獨立,如加拿大在1867年成為自治領,並在1982年獲得完全獨立。
在原世界,珀菲科特穿越之前,世界上已經不存在自治領這種存在了。
不過那些曾經的殖民地在獨立之後,與英國之間依舊存在著一些聯係,比如它們依舊是英聯邦的一員。
隻是隨著英國的不斷衰落,所謂的英聯邦也隻不過是一個空殼名頭罷了,並沒有多少實質上的東西。
儘管這是一個由56個獨立主權國家或附屬國組成的龐大組織,理論上控製著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陸地麵積,英國國王理論上還兼任著十五?英聯邦國家的元首。
隻能說曾經的大英還是有一點家底的,而如今的英國已經支棱不起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原世界發生的事情了,對於珀菲科特眼下所麵對的問題,除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之外,其實意義並不大。
但不得不說,英國人的一些製度對於珀菲科特解決眼前的問題很有參考價值。
“所謂自治領,就是你們享有高度自治權,可以自己決定除了外交和軍事之外的一切大小事務。”珀菲科特向革命軍的代表們解釋了何為自治領:“你們可以自己製定法律,當然原則上不能與帝國的憲法相衝突,你們理論上擁有獨立主權,但名義上依舊是帝國的一員,需要尊奉女皇陛下為國家元首。
當然,帝國並不會乾涉你們的內政,這些都是名義上的條款,不具備實際意義。
但相應的,諸如你們選舉或者以其他方式產生的領導者,需要名義上得到女皇陛下的任命才算是合法。
你們的外交立場也必須和帝國保持一致,至於說軍事……”
在珀菲科特看來,這樣的條件其實對帝國來說影響不大。
雖說殖民地對於帝國來說很重要,但如何治理殖民地其實帝國很多時候都是不怎麼乾涉的。
通常來說,帝國會委任一位殖民地總督,然後通過總督來將帝國的意誌貫徹到殖民地。
自治領的設立,不過是將原本帝國委任的總督改成了殖民地自行推選出來的領導者而已。
至於說自治領的設立是否會讓當地與帝國之間離心離德,又或者自治領之後會謀求真正的獨立,這就不是珀菲科特關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