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 / 2)

清竹笑道“得了,我以前的混蛋模樣有什麼值得你敬重的,你還是看我現在吧。”反正不是說自己!清竹毫無負擔的吐糟。

如此,不要說幾位皇子,就是大臣們也覺得三殿下這真的是開竅了?不過懂得孝敬長輩友愛兄弟,總比一天到晚鬥雞來得好,幾個皇子交手,就沒有朝臣可以全身而退的,肯定會折進去一批人。

皇子犯下大錯也不一定會賜死,那些跟風的臣子雖然說不冤枉,折在這種地方也是朝廷的損失。

平宣帝暗自點頭,三兒子雖說願意領會他的指導精神,蔡銳也不是傻瓜啊,一看你這皇子沒什麼分量,他怎麼會找上你,彆以為你納了人家的女兒就把他綁在一條船上了,蔡銳又不止一個女兒,他願意舍出一個女兒,不過是給自己多條後路罷了。

蔡銳的後路不止一條,到時候他也會看哪條後路走起來更容易,才會去選擇呢。

平宣帝也要像趕羊一樣把蔡銳趕到他想讓蔡銳走的路上才行呢。這中間的博弈就不是清竹能知道的。

清竹待在宗人府,每天就翻看卷宗,彆人或許要說了,宗人府裡的卷宗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宗室的婚喪嫁娶麼。太/祖開國到現在一百多年兩百年不到,曆經了六位皇帝,太/祖稱帝後就把自己的兩個哥哥封了王,這是第一代的宗室。

這兩個王爺一共生下八個兒子,就單輪這兩王的子孫到現在為止就繁衍生息了差不多一兩千人,這還是太/祖那時候的兩位王爺。

太/祖的兒子除了當皇帝的那個,還有五位王爺,這五個到現在為止的子孫已經三四千了。

如此輪下來,如今宗室已經達到一萬七八千人,這還是單輪的兒子,女兒出嫁,隻在宗室有個名字罷了。

這接近兩萬的人自然不會都是什麼王公貴族,太/祖聖明,當初給的爵位就是降爵承席,第一代親王,第二代就郡王了,第三代鎮國公,第四代輔國公,然後慢慢的爵位就沒了。而且能席爵的一家也隻一人,不會你一家子一二十個兒子,然後每人一個爵位,這不可能的。

餘者就是普通宗室,可是這些普通宗室全是朝廷在養,有爵位的就彆說了,封地俸祿都免不了,那些普通宗室每月還有不少糧米發放。

就這近兩萬人,假如一人一月一兩銀子,一年就是二十四萬兩左右,可宗室不止一人一兩銀子一月呢,這麼算下來一年養這些宗室就得五六十萬兩。

或許現在看看是不多,畢竟蕭景收個總督的賄賂都要八十萬兩,加上幾代經營,天下承平,如今朝廷還不算破落戶,這點銀子真不算什麼,可要是長此以往呢?再過個幾代又是什麼情形?現在流行多子多福,沒計劃生育這個說法。

再過個幾代,那時候宗室的供養怕不得拖垮整個朝廷,當然這些目前來看隻是小事而已。

清竹雖然看出了弊端,卻不準備上報平宣帝,說來說去,她又不是真的蕭景,這些和她是無關的。

她和蕭景互換身體,如果真的是因為蕭景母妃的那塊玉佩,那麼兩人遲早也要換回來,她擱這裡上躥下跳乾嘛使呢。

外麵的事務清竹應付的越來越熟練,蕭景麵對自己內院的時候卻是一地雞毛,他硬生生把清竹煞費苦心營造的好環境給破壞掉了,惹來王妃的冷眼不算,連蔣氏和米氏都在有意無意的踩他一腳。

而蔡氏看起來對他十分和藹,終究露出了自己的真麵目,現在清竹不大踏入後院,一般也就是去王妃院子裡吃飯看孩子,留在王妃那裡過夜,夫妻倆也是純睡覺。

王妃雖然心裡疑惑,也沒過多深究,畢竟外頭的事她也有所耳聞,知道丈夫事務繁忙,加上她如今已經兒女雙全,哪怕還想要個孩子,也沒這麼迫切了,再說從小接受的教導也不可能讓王妃主動去引誘清竹,那是妾室的手段,主母用不到!

其餘的時間,清竹隻去荷香園見一見蕭景,過夜也極少,哪怕如此,在清竹不理會後院的這段時間,荷香園還是成了眾矢之的。

蔣氏現在總算明白後院是王妃說了算的,她如今一門心思拍王妃馬屁呢。即便殿下不理會她們,荷香園那個得罪了王妃,也沒見落什麼好。

沒見王妃罰她,殿下也沒出言回護,這種寵愛也就這麼回事吧。

蔡氏莫名其妙的受了冷落,她倒是沉得下心,沒有去清竹麵前邀寵,而是把主意打到了府裡兩個小孩子身上。

蕭景現在二子一女,一個女兒和嫡長子都是王妃生的,還有個庶子是米氏生的,王妃待自己的兒子自然不必說,就是米氏也是把兒子看成自己眼珠子一樣。

蔡氏就想動一動這兩個男孩,如果王妃的兒子出了事,那她當然趁願,如果米氏的孩子出了事,於她一樣有好處,還能利用此事鏟除幾個眼中釘呢。

蔡氏想到的替罪羊和刀就是‘清竹’。她開始有意無意提起府裡的兩個孩子來,一開始傳達的中心思想就是有什麼都比不上有個自己的孩子,寵愛可以消散,隻有孩子才是自己的依靠。

蕭景可從沒這麼想過,他當然也想子孫繁茂,但兒子是自己的傳承,不是女人的依仗,母憑子貴是沒錯,但是女人首先要依靠的得是自己的男人,他的女人怎麼能眼裡沒有他,隻把他當成播種機呢?

以前蔡氏那些溫柔小意,仰慕傾慕的眼神,難道都是假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清竹“殿下,打個商量,您能消停點彆給我惹麻煩嗎?”

蕭景“不能!”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