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宣帝這雲山霧罩的話也讓清竹摸不著頭腦, 讓她做什麼成績出來這皇帝老頭才會滿意呢?
總不會是策馬揚鞭開疆拓土的事, 她手裡並無一兵一卒呢, 也不能是民生大計,她又不在六部。
回到府裡, 吃了飯她就鑽進了書房,然後拿出紙想整理一下思路,半天, 麵前還是一張白紙,特麼的太南了,她到底能乾什麼啊?最後清竹自暴自棄的上床睡了, 實在想不起來。
第二天她在宗人府裡坐下, 旁邊的書吏已經習慣了, 給她上了茶, 然後抱來一大堆卷宗, 三殿下現在就喜歡看卷宗。
清竹看著麵前一大堆的卷宗,想想宗室裡這麼多人,她忽然靈光一閃,宗室如今看來人已經不少了,在過幾代, 人肯定更多, 到時候宗室改製就會艱難無比,因為分蛋糕的人多了,你再想把蛋糕拿掉就會得罪更多人,倒不如現在就把蛋糕大小, 然後怎麼吃定下來。
宗室的問題清竹早就察覺了,以往她不想露頭,可這回似乎找不到彆的事,隻能拿出來和平宣帝商量一下了。
於是清竹就開始一門心思乾這個事了,她當然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埋頭苦乾,而是回去同方長史商量了一下。
方長史眼珠子瞪得溜圓,覺得清竹失心瘋了,宗室改製,三殿下這是想動自己的根本嗎?他也是宗室一員啊!
方長史真的猜錯了,清竹壓根就沒覺得自己屬於宗室。哪怕換回來,她隻要沒孩子,宗室的利益她就不沾邊,那有什麼不敢進言的?
方長史看了清竹整理出來的初步資料,他歎氣道“宗室繁衍生息到現在,確實人口眾多,可是殿下,你要知道,這不光是動了宗室其他人的利益,你也是宗室一員啊。”
現在的人結婚早,十五六歲成親,宗室又是地位高,旱澇保收的一群人,吃喝不愁就隻剩下繁衍了,除非身體不行,要不然,一家生七八個孩子就是算少的,多的子女二三十個也有,因為後院女人多啊。宗室的龐大人口就是這麼來的。
清竹十分大義凜然,慨然道“我這是為了朝廷,再者說,宗室礙於規矩,隻能得些虛職恩蔭,連讀書上進的都少,長此以往,宗室哪還有人才出來,全成了廢柴了。就是我的子女,將來有本事才有前程,要是個窩囊廢,也就彆浪費米糧了!”
方長史十分歎服,非常願意同清竹一起做好這份奏章。
奏章分為兩步,第一步就是統計宗室現有的人員,朝廷每年養這些人要花多少銀子,然後用數據推測再過幾年宗室會產生多少人,到時候朝廷要出多少銀子養他們。
這裡的數據十分詳儘,讓人看了一目了然。
然後就是對於宗室改製的一些想法,太/祖大才,已經製定了降爵的方法,這就讓後世之君免了爵位分派太多的苦惱。
清竹又提了一些限製條件,比如加上席爵一定要嫡子,如若是庶子,爵位還要再降一等,這樣以明辨嫡庶。
至於普通宗室,也不能令他們既不能謀生也不能科舉,給些便利,讓他們自主謀生去,若是有出色的,也能一並念書科舉,到時候朝廷照樣分封官職,那些可是實打實的實缺了等等。
總之清竹和方長史等人研究了差不多半個月才把這份奏章給弄了出來。然後她就往平宣帝案前一遞,她占著皇子的便宜,能直接遞給平宣帝,要不然這折子還得在外遊蕩一圈呢。
平宣帝看的很認真,特彆是對於宗室人口的預測和戶部每年撥銀的數目看的格外仔細。
看了以後他方道“不錯,看樣子你也是用了功的。就是還太稚嫩了些,宗室人口增多,戶部給出去的銀子也確實不少,但是想要一下子整改過來也非一朝一夕之工。好在如今宗室人口不到兩萬,現在慢慢兒整改,以後也就能改掉弊端了!”
平宣帝把清竹的折子取了一半拿給六部尚書同看,戶部尚書體會最深,“沒想到三殿下思慮如此細致,就是去年,撥給宗室的銀子總計就有五十八萬兩,看起來是不多,卻也禁不起年年增加,再過個幾年怕就是百萬之巨了。”
平宣帝並沒有把清竹想的法子拿出來商討,直接問這些大臣有什麼看法。他先時不過想詐一詐兒子,看他是否真的對立太子無意,現在一見這份奏章,就知道三兒子說的是真的了。
要是想當太子,他決計不會呈上這份奏章,那是擺明了得罪宗室,不要宗室的支持啊,在沒有宗室的支持下,你想平平安安登上太子寶座可不容易。
加上平宣帝也知道,三兒子一來沒聯絡朝臣給自己造勢,二來連湊上去的人都被他趕走了,三殿下的不近人情在朝臣中都流傳開了。對比大皇子和二皇子還有底下小動作不斷的兒子們,還是三兒子最耿直貼心。
既然知道了兒子的真心,平宣帝也不會把兒子架在火上去烤一烤了,畢竟現如今隻有這三兒子看著最順眼。
六部尚書能做到這種位置當然不是白給的,給出的處理意見比清竹和方長史商量的更加詳實也更能實行,且還不是一刀切,是循序漸進慢慢兒來的。
好在如今宗室也才一萬八千人左右,有些變革不大能看出後續來。當然那個嫡子承爵的規矩被添了進去,甚至加了一條,以庶充嫡那就從宗室除名了。
還有給每地宗族幾百畝田免稅的政策,也遏製了有的宗室侵占民田的趨勢,超過的田畝一樣要交稅,你占人田地有什麼意思?查出來還得連累整支宗族。老弱病殘還是朝廷供養,但是當地宗令絕對不能虛報,一旦查實,整支宗室都要受到懲罰。
至於有爵位的宗室,那沒的說,本來就有朝廷俸祿的,現在的宗室人口還沒有達到一個恐怖的數字,朝廷撥下的錢糧就是有各地宗令克扣也還有限,到以後,各地宗令掌握幾十萬銀兩的話,你再整改,那受到的壓力隻怕更大。
並且允許宗室子弟入學念書,這就給了宗室一個晉升的通道啊,當然這裡就沒有優待可言了,照樣要考試通過才算,不過束脩朝廷可貼補一二,由宗令統計上報,每年朝廷會派人核實,一旦有虛報的,宗令革職不說還會連累整支宗室三年內得不到朝廷補貼。
為了防止宗令權利過大,清竹提議道“那就讓當地官學把宗室子弟入學的名單上報,然後朝廷直接撥給官學,不經過宗令好了。要是有的宗室寬裕,自己請私塾先生,那可不算在貼補範圍內,朝廷體恤宗室,是體恤那些年老體弱或者無依無靠的人,而不是養著一群肥頭大耳的……人。”
關於宗室改製的事就這麼春風化雨的實施了下去,當然也有藩王和各地宗令有意見,清竹又來了個損招,不就一萬八千多名宗室麼,大家匿名投票好了,覺得朝廷整改的好的投同意票,覺得不好的就投反對票。
上百名書吏散出去,匿名投票幾乎同時舉行,然後得票結果當場宣布,沒什麼可作假了吧。太/祖有先見之明,已經壓製了宗室的爵位,現如今宗室有高爵位的隻有幾人,大多數宗室已經隻剩下一個蕭姓了。
朝廷整改後得利的是大多數無爵的閒散平民宗室,以前就是朝廷撥下銀子,有些人隻能拿到一點點,無權無勢的宗室連這點銀子都拿不到呢。各地宗令肯定會克扣下來,現在可好多了,哪怕實惠落不到自己頭上,宗令他們也得不著好處了,人的想法是複雜的,很有些我不好,但是看你更不好,那我就高興了的想法在裡麵。宗室改製現在動的就是那些高位宗室的利益,加上匿名投票又不會暴露自己,為什麼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