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1 / 2)

河道整修工作順利進行, 質量當然是極為過硬的,說句實話, 本地商賈的家也在這裡, 他們也不希望河道垮了衝毀自己的家啊,正要因為河道偷工減料毀了, 他們在本地也呆不下去了, 非得給人用唾沫星子淹死不可。

說起來現在的商家偷奸耍滑的不多, 對於生意也是很認真的, 非常注重口碑。

這段河道用了比預期更短的時間就修好了, 兩岸甚至連樹木都一並栽種好, 就是清竹這個不懂行的, 看著也結結實實,董主事帶著人上躥下跳的驗收, 最後也滿意的點頭。

一切結束, 清竹爽快的讓錢莊東家結清餘款, 自己繼續往下走。兩個東家可不是光跟著青竹隻乾付錢活計的人, 這回清竹用著他們,就是給他們的錢莊做了個活招牌, 跟著青竹走一趟河道,他們錢莊的知名度得上升幾個等級,那就是把自己家的錢莊招牌弄成了金字招牌啊!

這種無形的資產才是最難得的, 所以清竹這一路都被兩位錢莊東家照顧的妥妥貼貼,商人長袖善舞,就是跟著青竹的士兵, 也覺得這一路十分輕鬆舒服,他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王爺,然後王爺要求他們拔刀助威的時候,他們也會毫不猶豫。

嘉縣知府當初想和清竹理論,希望能打消清竹那‘不合時宜’的想法,那位曹將軍配合的就極好,清竹的匕首‘滑了手’他這裡就把手按在刀柄上,然後陰測測的盯著嘉縣知府,渾身開始發散殺意,差點沒把人當場嚇尿。

後來嘉縣縣令丟了烏紗帽,知府被平宣帝斥責,江南等地的官員才明白端王不是以往來巡視的欽差,人家是皇子,地位是他們天然動不得的。

要是換了彆的欽差敢這麼乾,江南等地的官員早把他祖宗十八代給翻出來,沒事都能給他栽贓一大攤罪名到頭上,然後把他踩到泥地裡去!

可是麵對清竹,沒一個人敢這麼乾,就是乾了,你有意義嗎?人家還是王爺,頂多栽贓成功被陛下罵一頓,難道平宣帝會不認這個兒子?而且從嘉縣縣令這個倒黴蛋身上,人們也看到了端王小雞肚腸,有恩不知道報不報,有怨,他是一刻不停就會報的,你看他小報告當著人家的麵就敢寫!

那麼再下手就得掂量一下,誰願意拿自己的仕途去做一件得不償失,陷害一個王爺,然後一家倒大黴的事?

而且在修河道這種節骨眼上,栽贓陷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平宣帝又不是傻子,你哪怕做的□□無縫,根子就歪了,人家端王在京城好端端的,怎麼一修河道,他身上就劣跡斑斑。

弄不好平宣帝還會覺得江南的官員是不是已經聯合在一起,想要搞獨立王朝啊?連朕的皇子都敢肆無忌憚的栽贓,所以,青竹現在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江南的官一個都不想沾惹她。

有些還在自我安慰,不過一個河道,就當打發叫花子,趕緊讓端王修完了滾蛋,彆留在自己的地方上了。

有了一個’好頭’,後麵的進展就順利多了,哪怕那些官員心下不甘,也實在不能同清竹彆苗頭,人家是皇子,還是有封號的郡王,弄不好將來人家還能更進一步,自己這裡為著修河道的一點銀子得罪一個將來會飛黃騰達的人,是不是腦子不清楚啊。

這些銀子要是一開始已經到了他們的口袋,清竹再想挖出來千難萬難,可現在這些銀子都在清竹手裡,他們還沒摸到一個角,因為這個原因同一位前途可能光明的王爺對上,實在不劃算。

而且,那把尚方寶劍還被端王一直拎在手裡,這要是倒黴被他砍了,人家屁事都沒有,自己就隻能認栽,不行,我的小命還是挺寶貴的。

清竹這一路的河道修的頗為順遂,她把狐假虎威做的淋漓儘致,這也就是身份使然,換個旁的官員,早就修不下去了。就是現在,她也把蕭景在這些地方官中的印象給弄了個糟糕透頂。

這樣一個鐵公雞皇子,下手絲毫不容情理,自己吃肉,旁的人連湯都喝不上(他們都覺得清竹一定會從中拿好處,就是不想‘分享’給他們),沒見那些商賈絡繹不絕的送禮給端王,端王都吃的肥頭胖耳啦!這位將來要是得登大寶,官員們怕不是被磨搓死啊,原本這一路是極好的損公肥私,結交人脈的機會,清竹硬生生把蕭景搞成了個孤家寡人。

她所到之處的官員鄉紳見她都隻剩下麵子情了,連禮物也敷衍很多。清竹當著並州知府的麵道“嘉縣雖然是個小縣,當地也是熱鬨的緊,沒想到並州比嘉縣大了這麼多,反倒沒他們那裡熱鬨,回去後我定要和父皇說一說的,民生治理可是個大事啊。”

並州知府出了一身冷汗,這才想到眼前這個是皇子,不是他們能冷落的起的,人家一回京見到聖上,隻要嘴歪上一兩分,他們哪怕嘔心瀝血,也就功績全無了!

他這是被什麼迷糊了心智,覺得這位鐵公雞王爺不好打交道就可以不打交道了,人家這是瘟神,更得好好供著,早些把他送走才是啊!

於是來送禮的就又開始絡繹不絕起來,再也不敢隨便了。清竹也不怕有人說她收受賄賂,因為她是皇子她怕誰,隻要河道修好了,平宣帝根本不會在意兒子這一路收了多少禮。

這一路也不是光清竹收禮,還有兩位錢莊東家和董主事一行人呢,董主事那裡也有人送東西,因為招商也是董主事管的,他懂那些商賈遞上來的計劃書是不是言之有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