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2)

趙三和沈慎真的開始考慮了, 趙三更實際一些,這個商隊有王爺當靠山, 會省去不少麻煩,他肯定能掙下一份大大的產業,如今家裡這三瓜兩棗就不稀罕了,趙氏族內為了這生意, 個個費儘心機呢, 他傍上了王爺,以後隻有族人仰望他的份!

沈慎是被清竹的描繪給吸引了,他在這裡其實活的很憋屈, 讀書人再清高, 也知道讀書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說的光鮮點就是為人民服務,可他現在科舉無望,也無家產打理,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娶妻生子吧,現在他這落拓的境地連媒人都不上門, 偶爾有人替他牽線,他還清高的看不上。現在清竹這麼一說, 他也被吸引了, 哪怕就是帶不回什麼能讓朝廷驚豔的東西,自己外出跑跑也能開闊心胸啊,書上還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呢!

要是換個旁人, 趙三和沈慎肯定不能信,但是此刻清竹是王爺,皇家的招牌還是有用的,他一個王爺總不可能騙他們這兩個升鬥小民玩吧!

當然這種事也不能一說就妥,清竹道“我此時在養病,還要等最後一段河道修繕完畢,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走了,兩位可以考慮一下,如若願意,來我住處商談便是。”說著解下一塊玉佩,“此乃信物!”

她把玉佩遞給沈慎,沈慎遲疑片刻還是接了。

清竹本著有魚沒魚撈一網的原則,給趙三和沈慎提了個建議,如果這兩人不答應,她也沒什麼損失,再想辦法就是。

趙三卻極力勸沈慎答應,“沈兄,我看三王爺一片誠心,他看的可不是我的麵子,我可有什麼麵子呢,他看的是你的本事,這個主意也是王爺見了你才提起的!再說王爺說的也不錯啊,大丈夫無論如何也能做出一番事業來,我並不是嫌棄你,而是知道你心裡其實也苦悶,讀了這麼多的書,隨後與仕途無望,可要是入了王爺的眼,不也是一條路嗎?”

沈慎並非清高的諸事不理,其實也有人請他去教館學,或是當幕僚,他一來覺得憋悶,二來世人還是重容貌的多,他以往或許還有容貌上的虛榮心,毀容以後他是再也見不得旁人對他容貌的評介了,學生們第一眼在意的永遠是他被毀的容貌。

而隱在幕後替人策劃,沈慎的性子又不能接受,就算他矯情吧,反正他的性子裡有寧為雞頭莫為牛後的倔強。假如他能步入仕途,一開始的委曲求全他也會,但這隻是為了將來鋪路,當了幕僚,這輩子他隻能替人出謀劃策,永遠站不到台前。

而這回這位三王爺從頭到尾都沒對他有過任何異樣的眼光,且始終平等相待,這才是沈慎願意留下暢談的原因。

清竹的提議也讓他心動,可他倒不是沒有自知之明,“趙兄,可我不懂商賈之事,就怕……”

趙三道“不懂就學啊,你這麼聰明還怕學不會?再說了就是出門,也不是讓你親自和人要價還價,自然有管事相隨,你隻要當個頭腦就行了!你讀過書,道理總比旁人懂吧。何況你以為出海就隻有壯麗風景啦,也是要冒風險的,聽說海浪大的時候能打翻船隻哩。”

最後他們兩個第三天就來找清竹了,開始商談一切事務。清竹這回收到的禮物頗是不少,就把這些拿出來當啟動資金也是夠的。

她還對兩人道“我認識漕幫的大當家,既然想組船隊出海,他們漕幫有造船的手藝,我替你們引薦一下,自己掌握幾條船比較好。”

趙三興奮的直搓手,上頭有人好辦事真是真理啊。

引他們見漕幫的事,清竹讓姚公公去辦的,姚公公躺了幾天,再也不肯躺了,一定要伺候王爺,大夫看過也說沒了事,清竹就讓他繼續服侍了,現在正好交給他這樁差事。

漕幫正愁找不到途徑和清竹拉近關係,現在聽說有要他們效勞的地方,自然滿口答應。

船隊的籌建全是清竹的本錢,身邊不夠的她還開口問兩位錢莊的東家借了點,把趙三打發去了漕幫,剩下沈慎,清竹有話交代。

她輕輕道“我回到京城就沒時間和機會過來管船隊的事,我想把船隊交給沈兄,請你替我全權打理,我必信重你。”

沈慎大為感動,一躬到底,“必不負王爺所托!”

清竹搖搖手,“海外凶險,一切還需沈兄小心行事,哪怕貨物折損都沒關係,務必以安全為重,沿途的海圖還需沈兄關心。我除了出些銀子,其他事務隻能交給你。嗯,還有一事有托於沈兄!”

沈慎認真道“請王爺言明,沈慎一定辦妥!”

清竹看著窗外,“將來有一人,會持這塊玉飾找你,見此玉飾如同見我本人,請一切聽從她的調遣,不要有絲毫質疑,你能辦到嗎?”

清竹拿出了一塊雕成一個竹節的白玉指環出來,“這塊你拿著,那人會持一模一樣的玉飾前來,但是質地是翡翠的。”得給自己的出現找個借口。

沈慎接過玉板子,“請王爺放心!沈慎一定辦到!”

清竹點點頭,“漕幫的船,給我留三艘在港口不許動,到時候這三艘船就聽那人的調遣,記住,那人不出現,那三艘船就一定不許動!”

沈慎哪怕心下覺得奇怪,畢竟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船隊都是王爺的,他要留三艘就三艘唄,於是也一口應下。

清竹把這件事托付於沈慎,就是因為他是個讀書人,讀書人的風骨氣節他身上還是有的,她甚至都不在意這個船隊是否賺錢,隻要船隊建起來,她的後路也就有了。

沈慎也是聰明人,王爺特意避開趙三和他單獨說這個事,必定不希望更多人知道,所以他就不會和趙三講起。哪怕他心裡疑惑清竹這番安排,也不會貿然詢問,他畢竟和三殿下還不是很熟悉,隻能說三殿下對他有知遇之恩罷了。

船隊的籌建工作就有條不紊的開始啟動了,趙三和沈慎每天忙的腳不著地,除了船還得有船員和出海的向導,甚至還要有保鏢隨行,至於商品,也就絲綢茶葉瓷器之類就行了。

綢緞的話,趙三家族就是乾的布匹買賣,拿貨簡單,其他幾樣也要聯係商家開始比價囤貨。

漕幫知道是三王爺要組建船隊,哪怕從彆處抽調,也會把清竹要的船先交付出來。

清竹果真隻乾掏錢和出麵子的事,其他全部交給了沈慎和趙三,但有她這麼一尊大佛震著,船隊的籌建就異常順利,如今出海的船隊也不少,隻要能平安回來,都能賺的盆滿缽滿,新船隊壓根分不了人家的生意去。

而且得知這個船隊上頭的人是端王,那就沒哪個不開眼的敢使絆子。

清竹隻建議道“一開始也彆跑太遠,就沿海走走,什麼琉球,馬錫等地就行,等海路熟了在走遠些。”

當然現下也談不到這個。清竹也不可能親自出去張羅,她完全的隻起領導作用。每隔一段時間,她就能得到船隊籌建的進度,她心裡十分滿意,這樣子不到年底,船隊就能出發了。

組建船隊是第一步,隨後清竹要拉起屬於自己的安保隊伍,這個也得她好好謀劃,這可是在蕭景眼皮子底下乾的,她得時刻注意分寸。

這天她正在街上閒逛,河道整修也快到了尾聲,回京後她也得各處走禮,現在就四處看看,看看有沒有入眼的,置辦一些。

然後她就遇著被趙三打了一頓的那個小賊,此刻他倒是不做賊了,蹲在街頭攬活,隻要是賣力氣的他都肯乾,可惜他一看就是個半大孩子,又瘦的隻有一把骨頭,沒多少人願意找他,而他就這麼麻木的蹲著。

清竹慢慢走了過去,姚公公趕緊跟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