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6歲,在勘測地形時意外跌落,顱骨骨折伴全身多處骨折骨裂,入院時已經陷入休克狀態,血壓低至80/50。
聽說是這麼危重的病患,王章親自坐著救護車前往對接,在半路上就為他做了針灸止血和補液,否則他根本就不能堅持到醫院。
急診、神外、胸外、普外、骨外與麻醉科立即進行了會診,第一時間製訂了搶救方案,將患者送進了手術室。
陪同傷者過來的,是達孜區的兩名主管招商的工作人員。他們十分焦急,跟醫護人員反複強調傷患的身份特殊,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救治。
對於這種說法,所有的醫生其實都不太感冒。
在生命麵前,每一位病患都是同等重要,不需要彆人多說什麼,他們也都會竭儘所能去救治。
地位、身份上的差彆,在這種時候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隻是沒過多久,甘主任就見識到了這位患者的特殊之處。
先是達孜區的區長氣喘籲籲地趕到現場,一疊聲地提出要上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藥來拯救傷者。
緊接著薩市主管招商的副市長,帶著市衛生局的局長也趕到了。
這麼大的陣仗,韓院長自然也被驚動了,跑過來一問究竟。
原來這位傷者聞浩,就是近期薩市招商局外出招商,拉到的極少量的投資者之一。
國內知名的奶製品企業和瑞乳業的少東家聞浩,是一位極有情懷與熱情的年輕人。
他本想在藏省開辦一家大型的乳製品加工廠,主營犛牛奶與初乳粉,這本來沒有什麼稀奇。
值得關注的是,他所設定的經營模式,是在牧民自行畜養的基礎上,派專人采購回收奶品,並負責銷售,還利於牧民。
此外,他們還會培養大量的技術人員,對犛牛從生育到喂養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同時還提供免費的獸醫服務。
這種合作共贏的經營方式,在牧民分散的藏省,要想實現是相當不易的。
牧民的牧場分散,中間路程遙遠,而奶製品蛋白含量高,又很容易腐壞,所以勢必需會大幅提高經營成本。
但年輕氣盛的聞浩不在意成本。他的態度十分明確,隻要能改善牧民生活,就是倒貼錢他也樂意。
沒想到,第一次實地考察,就發生了意外。
作為本輪招商中,投資額最大的企業代表,和瑞乳業就是一個風向標,吸引了多方關注。
薩市方麵對他們大開綠燈,想要打造出一個標杆企業,吸引和帶動更多的投資人入藏來著,結果卻遇到了這檔子事兒。
這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彆說觀望的那些人會裹足不前,就連之前談好的這個項目,也鐵定就泡湯了。
所以眼下薩市各方麵領導的急切心情,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隻不過,理解歸理解,傷者送進手術室時是那麼個樣子,任誰也不敢把話說滿。
“傷者的情況很危重。”韓泰歎著氣道:“參與這台手術的,都是京市過來的專家。這麼說吧,就是現在人在京市,想要湊齊這麼多位主任專家給他做這台手術,都不太可能。”
“但就是這樣,他的性命也是個未知數。傷得太重了,過來的時候人都變成了個血葫蘆,要不是王主任過去接車及時止血,都不可能活著進入手術室。”
“現在我們能做的,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話雖這麼說,但在特殊的關照之下,有些事還是可以適當補救一下。
比如血源。現場一查過血型,馬上就調來了一大波人,捐了將近三千毫升血液,加上補液,足以保證傷者所需。
各種器械,藥材,用的也都是最好的。
領導發了話,不計成本,不計代價,一定要把人給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