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大都忽如其來的暴雨不同,數千裡之外覆船山腳卻是晴空萬裡,不見半點烏雲。
文一行人連趕了幾個時辰的山路,正尋了一處僻靜之地稍作休息,正在邊吃乾糧邊聊天。
文清楚沐衝有多哀痛,所以一行人下山的時候並沒有去叫他。
文顯忠和周氏讓兒子隻管放心,李乳娘的後事有他們在一定會幫沐衝辦好,又千叮嚀萬囑咐了一些“出門在外一定以安全為重”的關切之語。
等到文的身影消失於覆船山頂,周氏的眼淚便立刻流了下來,惱怒地對文顯忠道:“兒要是遇到什麼不測,我饒不了你!”
被妻子指責的文顯忠隻能歎了口氣,沒有回話。
“咱們的大計能否成功,可就都看這小子的了。”彭瑩玉和況普天也在送行隊伍之中,此刻見其他人都走了,才對文顯忠感歎道。
文顯忠沉默不語,眼中也充滿了擔憂,將自己的兒子親手推向危機四伏的棋局,於他來說的確很難分得清對錯。
文心裡也有些犯愁,這青龍堂究竟亂成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楚,自己還好將盛文鬱帶出來了,否則他與鐵牛連各處分壇的位置都說不清楚。
“盛長老,對於處理青龍堂的事,你有什麼看法?”盛文鬱畢竟是山中的長老,文想聽聽他的見解。
盛文鬱倒是毫不做作,認真思索了一會便鄭重作答:“青龍堂之亂的根源就在於這堂主之位空缺已久,七處分壇各自為政,各壇主也都為了這個堂主之位明爭暗鬥。
尾水壇的蔡亂頭本來是不喜張揚的人,也沒有正麵摻和到堂主之爭裡麵,可沒想到這次竟敢公然帶著尾水壇叛教,想必一定事發有因,所以我認為可以先探查一下其他分壇如今的情況。”
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下山前他已經從父親的口中得知了青龍堂的大概情況。
青龍堂設於江浙行省之內,其分壇由東方星宿與日月五行結合命名,分為彆角木、亢金、氐土、房日、心月、尾水、箕火,均設置於重要路府。
例如林浩的角木壇位於徽州路,蔡亂頭的尾水壇位於台州路,徐農的箕火壇位於湖州路……
所以可以理解明教為何對青龍堂如此重視,一旦起事,隻要能有一兩處分壇站穩腳跟,便可以在這樣的富庶大省打開一個口子,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鐵牛見文找不出頭緒,從袖中抽出了一塊令牌遞給文,“索性沒有目標,不如先去湖州路看看,這是我去探望徐叔父時他交給我的,他不希望箕火壇毀在他的手上,懇求我們想辦法重建箕火壇。”
文看到令牌上的“箕火”二字,想到了徐農和鐵牛的關係,輕輕點了點頭,答應道:“既然如此,就去湖州路,我倒要看看這些分壇的弟子究竟在如何內鬥,竟然將箕火壇的壇主都鬨到了元兵的手裡!”
三人剛商定完出山後的首個去處,便聽到後方的樹林處有些響動,一起回身望去,不多時便看見氣喘籲籲的沐衝追了上來。
“下山這麼大的事,為何也不叫上我?”沐衝喘著粗氣問道。
“沐衝?”文和鐵牛見到沐衝登時大喜。
文有些尷尬地道:“我以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