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潁州失守的消息如同枯木叢中的一絲火苗,那麼徐州淪陷的消息則足可以稱得上是星火燎原之態了。
於劉福通代表的北方紅巾軍來講,這是個鼓舞士氣的大好機會。
東南沿海的方國珍在文瑄的示意下不斷牽扯朝廷的精力,南方的彭瑩玉和徐壽輝已經開始展開對元廷的進攻,如今東北側又有韓淩玥奪下了徐州之地,是以北方紅巾軍各部立刻從一片擔憂之中走了出來。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水火不容的雙方都沒有閒著,紅巾軍不斷地擴張勢力,元軍則開始調遣精兵良將有組織地進行鎮壓、圍剿,中原大地眼看著就有新的戰事將起。
也先帖木兒縱使貽誤戰機,但其麾下將士卻已經實打實地開拔出征,反觀劉福通一方,因為杜遵道將韓林兒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劉福通不得不忍氣吞聲,以元帥的身份衝鋒陷陣,四處奔波。
被捏住七寸的劉元帥先是在九月初擊敗官軍,擊殺元軍萬戶朵兒,千戶高安童,攻陷了汝寧府,又相繼破光、息二州。
而後官軍來剿,劉福通又率部與官軍激戰於亳州,殺指揮使禿魯,繳獲元軍輜重無數,各地百姓望風來投,一時之間其部竟然眾至十萬。
劉福通對於韓淩玥聖女的新身份給了足夠的支持和肯定——他不支持杜遵道等人想要將紅巾軍從明教中脫離出來的想法,與之相反,劉福通認為紅巾軍各個軍職都需由明教內部的骨乾成員擔任。
劉福通攻克汝寧府之後便將其作為了己方的前哨站,帶隊駐守其中,杜遵道則繼續坐鎮潁州。
如今聽聞元軍再次大舉出動的消息,杜遵道召集了不少人聚集於潁州元帥府中商議對策。
“既然劉元帥遠在汝寧府,軍中大小事務則理應由杜軍師做主。”盛文鬱看著場中紅巾軍新招攬的千戶、百戶等中層將官,緩緩說道。
在半年以來的相處之中,盛文鬱以一個全新的麵目示人——即杜遵道地忠實擁護者。
他做了許多自己不做杜遵道也會想儘辦法要做成的事情,比如說此時劉福通不在,他就要儘可能地替杜遵道拉攏人心,以博得他越來越深的信任。
軍中的威望是杜遵道所欠缺的,畢竟在軍民心中可不會記著哪個後勤長官的名字,所向披靡,打的元兵望風而逃的劉福通才是他們心中的英雄。
是故杜遵道想要在未來取劉福通而代之,便勢必要開始累積自己的威望,盛文鬱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主動承擔了這一任務。
盛文鬱表態之後,一眾真正的狗腿子開始附和:
“那是自然。”
“但憑杜軍師做主。”
“大家都沒意見!”
紅巾軍中大部分皆是貧苦百姓,少有能人,提拔將官全靠上級之人定奪,因此免不了養成一股攀附之風,相互分裂成各個派係,表麵上和和氣氣,暗地裡小爭鬥不斷。
此刻在場的大多都是被杜遵道親自挑選、提拔的人,他們當然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