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咬兒等人忙碌了一夜,等到天朦朦亮起,昂揚挺拔的大公雞打鳴的時候才將錢糧發放完畢,隻留了一些充作軍糧。
儘管老叟與韓咬兒再三勸說,但此戰畢竟是蚍蜉撼樹之舉,剩下的人還是有一小半人想要離去。
歸附的縣令姓徐,雖然沒有大才,但也算是個清廉的好官,所以在叛投到紅巾軍一方時,上蔡的鄉親父老也沒有人以此取笑譏嘲他,反而推薦他繼續管理本地的各項事宜。
“韓千戶,大夥熬了一夜,總算是將這些瑣事大致辦妥了。”徐縣令拿了塊布手帕揩了揩頭上的虛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走到韓咬兒麵前,將一些名冊遞給他看。
“徐先生辛苦了。”韓咬兒對這位徐縣令一直禮遇有加,但現在是他的上級,又不好再以縣令的身份稱呼他,便以“先生”當作稱呼,以表明對他的尊敬。
徐縣令笑著點了點頭,韓咬兒的為人也同樣令他深感欽佩。
韓咬兒當即翻了翻名冊,發現自願留下殺敵的竟有九百餘人,其中老叟及其子,包括麵前徐縣令等人的名字也赫然躍居紙上。
看到徐縣令名字的時候,韓咬兒的目光明顯凝滯了一下,遲疑了一下勸道:“徐先生,您是讀書人,又有為官一方的經驗,我們義軍中缺少這樣的人才,您就彆留下了,隨他們一道走吧。”
徐縣令有些感動,輕歎了一聲道:“千戶的好意在下心領了,可這一次我是無論如何也不願再逃了。”
“先生此話怎講?”
徐縣令的眼神中明顯露出許多落寞之情,此刻也將心裡話和盤托出,“我先前從叛離朝廷投靠明教便已是一名不忠之人,現如今千戶為了大局著想行此義舉,我若再想獨善其身豈不又成了不義之人?這不說不忠不義的罵名在下實在背負不起。”
韓咬兒當他是讀書人一般的意義用事,於是蹙著眉頭繼續勸道:“逢此亂世,先生又何必拘泥於這些?您棄暗投明是大智而非不忠,您隻有留下滿腹經綸才能幫助義軍更多,這上戰場博生死的事交由我這樣的粗人來做便好。”
“千戶行此螳臂當車之舉表麵上看是為義軍爭取時間,可實際上是另有深意吧?”徐縣令突然話鋒一轉,眯著一雙丹鳳眼問道。
韓咬兒一怔,旋即點了點頭,默然不語。
徐縣令撫須繼續言道:“若想覆元,除了黎民百姓應該挺身而出以外,更需要有才能的人投身其中。我要是隻因為比他人多讀了幾本書便將自己的命看得金貴些,那這天下的讀書人便不會再有人願意幫助義軍了,安然過自己的日子豈不是更好?”
韓咬兒聽了他的話低頭不語,沉默了半晌後向徐縣令認認真真行了一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