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心初現(2 / 2)

落日胡塵 寒聞冬 3625 字 10個月前

鄒普勝用力地抽回指向倪文俊的胳膊,寬大的道士袖袍扇出了“呼”的一聲。

徐壽輝清楚鄒普勝的脾氣,知道今不便再深說此事,便打起圓場:“罷了,這件事暫時擱置不議。我們三人久未相聚,稍後我吩咐人端些酒菜過後,咱們好好敘敘舊。”

因為都有各自的心事,所以這頓飯吃得也比較敷衍,端上來的菜肴隻是象征地動了幾箸後便不歡而散,以至於倪文俊回到自己的新住處後竟然生出了饑餓之感。

雖然對今自己的隨機應變比較滿意,但倪文俊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於是喊人去將跟隨自己回到天堂寨的兩名心腹叫來。

南方紅巾軍起義雖然不過兩月有餘,但倪文俊在這期間卻著實親參與了幾乎所有戰役。

先是在金剛台一戰中憑借勇猛凶悍而聲名鵲起,接著又在攻取蘄州和黃州的大小戰事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帥才,這自然也為他吸引了同樣能乾的一些下屬。

倪文俊在這些自己吸納的人才中挑選了兩名最為出色的人作為自己的親隨。

其中一人是在金剛台一戰中大展忠勇本色的扛旗兵明玉珍,另一人則是在倪文俊攻打蘄州時率領鄉眾由沔陽來投的陳友諒。

義軍之中能人不少,倪文俊偏一種人,那就是能替他管理部曲籌劃各種瑣事製度的人。

明玉珍和陳友諒在這方麵天生是把好手,又在參加義軍前都曾在地方上頗有聲名,是以投靠到倪文俊麾下之後深得他的器重。

明玉珍和陳友諒雖有著同樣出類拔萃的才能,但格卻有著天壤之彆。

明玉珍自小便立誌做個鋤強扶弱的俠士,在青山號召鄉眾結柵自固不過是臨時起意,不得已而為之,參加紅巾軍也是無奈之舉,隻是為了不辜負倪文俊的信任所以做事非常用心。

與率的明玉珍不同,自幼對份差彆非常執拗的陳友諒早就看清了元廷統治下的**與黑暗,參加義軍是處心積慮之舉,也因為這些充足的準備而獲得了倪文俊的重視。

儘管倪文俊不想承認,但他的用人之道更多地是從徐壽輝的上學來的,不說知人善用人儘其才,但也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見明玉珍不怕死,便帶著他在戰場上一同廝殺。

明玉珍也幸不辱命,但凡飛上馬,則必取敵將首級,饒是倪文俊也不對他刮目相看,逐漸將他提拔成自己依賴的副將。

而子沉的陳友諒因為讀過書,又當過元廷的官差,就被他升做了薄掾,替他掌管戰後的各種事宜。

說來也是倪文俊好命,陳友諒雖然尚武,但領了文職後也想自己的這攤差事做得井井有條,幫了他不少大忙。

自詡對他們二人有著知遇之恩,倪文俊便理所應當地將他們看作了自己的心腹,遇事不決時便要問問他們的看法和意見。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