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廷有許多可以領兵打仗的能人,也有許多渴望報效國家的誌士,但像李察罕這般既能將朝局看得透徹,又對戰況掌握清晰的能人誌士卻是萬裡挑一的,更不必說此人還需要對朝廷忠誠,麵對紅巾軍有著極強的鬥誌。
時勢造英雄,正是在無限的可能性之中,在至正十二年的春季,察罕帖木兒開始了他的統軍生涯。
李察罕和李思齊商榷之後,統一認為他們的部隊急需一場具有代表性的勝利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但是對於何時進攻、進攻何地、如何進攻等最為重要的事卻始終沒有個穩妥可行的辦法。
正在李察罕二人對此犯愁之際,按兵不動的也先帖木兒終於在收到了脫脫的密信之後,下令對紅巾軍發起進攻。
在得到老章的增援以後,元廷大軍足有十萬之眾,他們突然鋪天蓋地而來,令稍稍放下警惕的紅巾軍應對不及,僅在十天之內,便從上蔡縣接連破陣,眼看著就要打到汝寧府的城門之前。
這樣的消息對於李察罕來說,無異於是盼到了期待已久的東風,一個絕妙的進攻計劃立刻在他腦中浮現,好似這就是上天注定他應該做的事情一樣。
朝廷大軍在正麵擊潰了此前士氣正盛的紅巾軍,在北方直逼汝寧府,而李察罕和李思齊的軍隊正藏於紅巾軍的背後——汝寧府南方的羅山縣附近。
這一絕佳的地理位置注定了這次進攻是一次深入敵軍腹地的奇襲,饒是紅巾軍的主帥劉福通的本事再大,也絕對想不到在紅巾軍的老巢附近居然藏有這樣一支敵軍。
進攻的時機來臨了,進攻的地點也已經呼之欲出,那麼就隻差組織者做好進攻方案就行了。
李察罕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要把握住的機會,他沒有給自己留任何的退路,他決定全軍出擊,集合所有力量也要快速地在紅巾軍後方打開一個缺口。
在孤注一擲的同時,李察罕也不忘記尋求友軍的聯動,他請求已經率軍平定了朱皋一地的董摶霄在自己發起偷襲的同時騷擾紅巾軍的老巢潁州,以分散紅巾軍的精力。
董摶霄毫無疑問對於此事給予了肯定的答複,並與李察罕以三日為期約定了進攻的時間。
於是在劉福通率部竭力抵擋鞏卜班率領的先鋒軍的進攻之時,一場由效忠於元廷的“義軍”羅山縣突如其來地發起了一場進攻。
為了保證己方這場戰鬥中的士氣和戰鬥力,李察罕和李思齊決定將他們剩餘的口糧、銀財、馬匹、武器全部發放給部下,並由李思齊兼任督軍一職。
此戰若勝,那麼人人除此以外還有封賞,此戰若敗,那麼隻可以是全軍覆沒這唯一一種可能。
奮勇殺敵、衝鋒陷陣者,賞!
臨陣脫逃、後退半步者,斬!
在賞罰分明的李察罕對一眾部下進行了威逼利誘以後,這些士兵終於拿起了武器,在黑夜之中衝向了羅山縣的紅巾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