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元兵此刻不是敵人,而是漫無邊際、望也望不到頭的仇恨,自己手下的弟兄也不再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而都變成了洗刷仇恨的工具。
可是這些工具在用完之後,又都會變成更多更深的仇恨將他裹進去、包圍起來,壓得他喘不過氣、睜不開眼。
為什麼呢?
鐵牛怔怔地望著自己的雙手,望著虎口上殘留著的不知是自己還是敵人的血痕。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他從不懼怕殺人,更不畏懼生死。
可是現在自己的雙手為什麼在微微顫抖?
鐵牛的臉上突然露出痛苦的表情,雙手抓著自己的腦袋蹲了下去,他不想承受今日一戰的責任,可他又不得不去承受。
他要帶著手下統領著的全部人馬義無反顧地衝向元兵軍營,帶著他手下剩餘的兩千四百一十二名弟兄殺入敵陣血戰!
明知是要帶著麾下弟兄們當作誘餌送死,他卻不可以將目的告訴他們,所以蹲在地上的鐵牛開始嗚咽起來,他純善的內心實在無法繼續支撐一場戰爭中需要接受的殘酷。
當劉福通向他下達這一條軍令的時候,他幾乎沒有片刻的遲疑便答應下來,但是當他麵對兩名百戶的時候他卻崩潰了。
因為在劉福通完美無瑕的計謀當中,鐵牛今日要做的不是如昨日一般的詐敗,而是一場需要用生命和鮮血去構築的慘敗。
隻有真真正正地讓鞏卜班感受到城內的紅巾軍已經走投無路、開始瘋狂地反撲了,想要將他們活活困死的元兵才會主公發起猛攻!
見到鐵牛捂著臉逐漸跪倒在地,剛走出議事廳的關鐸和潘誠都撇過頭去不忍再看。
他們深知這一戰的殘忍無情,可偏偏他們又是紅巾軍之中最優秀的將領,對戰局的認知清楚地告訴他們劉福通的計謀有多優秀。
二人不知該如何安慰鐵牛,無奈地歎了口氣之後便黯然走開去做分配給自己的任務。
最後走出的正是這場計謀的策劃者與發動者劉福通,整個計策的大致想法實際上是由文瑄提出的,但像托付給鐵牛這樣的重任卻是他親手製定的。
劉福通認為文瑄的計策隻能解汝寧城的燃眉之急,而他想要得到的卻是城外十萬元兵的土崩瓦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哪怕這個小節是成千上萬條人命!
在劉福通成為紅巾軍奉天大元帥後便已經逐漸將自己的心腸淬煉得如同鋼鐵一般,如果不能推翻元廷,紅巾軍和明教麵臨的將是滅頂之災,屆時因此要承擔後果的百姓何止萬人?
劉福通無法滿足於不失敗,他要的是勝利,一場可以讓元廷元氣大傷的關鍵性勝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