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下人聞言紛紛落下淚來,如今世道正亂,能有口飯吃都是天大的幸事了,能在馬家這樣新善的人家當差隻怕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可惜馬公不幸病故,這樣的差事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馬秀英口中的眾人自不包括小丫鬟和沐英女,二人拿過馬秀英那些手中的銀鈔仔細分成一份份發給諸人,這就算是宣告了馬家莊的解散。
馬秀英打發走了下人們,領著丫鬟和沐英重新進院。
馬秀英先是帶著沐英沐浴更衣,又給他準備了合身的衣物,然後吩咐小丫鬟收拾細軟,三人修整了一晚之後第二天去濠州城投靠郭子興。
馬秀英三人見到郭子興時王伏之等人已走多時,所以並未再次與周顛相見。
郭子興聽說馬秀英來了很是歡喜,帶著家人親自迎接,宴席過後又挑了良辰吉日將馬秀英收為義女,下令全府上下對待她都要跟對待自己一樣尊重,馬秀英因此也帶著沐英和丫鬟順利地在郭府安頓下來。
郭子興之父,也就是周顛的老友郭公,在病故之前為自家積蓄了不少銀財,再加上兒子們爭氣,使得家產越來越多,在當地已是數一數二的大戶。
郭子興雖是次子,但因其兄長早亡,所以也就成了郭家這一輩的家主。
郭子興自打少時起就喜歡懲惡揚善,平日裡救濟窮人難民,結交英雄俠士,如今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但是這份俠義之心卻越發強烈,見到各地紅巾軍並起,早就對元廷不滿的郭子興也就動了起義的念頭。
可是起義造反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大事,與平日裡行俠仗義完全不同,不僅需要糧草供應,又要有武器盔甲,郭子興也因此發愁,終日裡愁眉不展。
正逢周家的家主周顛來信聯係,郭子興心中一動,知道周家底蘊頗深,是南方有名的大戶,就想要試試能否請求周顛看在自己父親的情麵上為自己起義的想法提供一些關鍵性的支持。
怎知郭子興不問則已,這一問正問到了周顛的心頭。
周顛雖是文瑄的舅父,但他身為周家家主,還是不放心將全部的雞蛋都放到文家的這個籃子裡,心中正想再扶植一支勢力在亂局當中爭得一席之地,郭子興的來信正合他意,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濠州高舉義旗,郭子興負責招兵買馬,周顛則負責送來糧草兵械。
定好大計之後,王伏之便時常往來於兩地之間,一日為馬家送信時正巧看到與李乳娘長得一摸一樣的馬秀英,當時嚇了一跳,而後就將這件壞事告知周顛。
周顛知道此事後撫掌大笑,當即心生一計,準備利用小沐英的念母之情,將其送到馬秀英和郭子興的身邊,如此一來便在濠州這邊安插進去了自己的眼線,以防日後郭子興翻臉不認賬。
郭子興安頓好了馬秀英之後,周顛和王伏之送來的物資也已經接收完畢,當即全身心投入到起義的事情當中。
馬秀英也樂得這位新認的義父如此,與郭府的女眷一同為即將參加義舉的百姓縫製衣物鞋帽,閒時則親自督導沐英的功課,日子過得倒也開心快樂。,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