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此長彼短(2 / 2)

落日胡塵 寒聞冬 3290 字 10個月前

脫脫拜恩之後領兵出城,太不花等人收到消息後則立刻開始布置戰局,下令手下對劉福通所部隻圍不攻,並令以李察罕和李思齊為首的地方私人武裝清掃徐州周邊,務必要讓脫脫安心拿下徐州。

太不花之所以要派出李察罕等人配合脫脫行事也是自有其打算,脫脫雖然倡導學習漢學,但執政卻對漢人多有排斥,這一現象在河南生亂之後更為明顯。

丞相的一舉一動自然會有百官效仿,所以自至正十一年紅巾軍生亂以來,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上的官員都開始排斥漢人官員,否則有才能如董摶霄這樣的人也不會屈居於一路總管之位。

連入品的漢人官員都被如此輕視,更不用說像李思齊這樣心向朝廷的漢人地主和小吏了,好在太不花知人善用,剛到河南便看清了局勢,知道若不依靠這些地主武裝的話,光憑朝廷兵力根本無法完全鎮壓叛亂。

太不花聽說董摶霄能征善戰,就親自去信詢問他對河南局勢的判斷,董摶霄能被這樣的大人物賞識心中非常開心,就將自己對河南戰局的看法在回信中詳細寫出,並向他力薦李察罕和李思齊二人。

太不花聽取了董摶霄的建議,立刻召集地方上的官員,令他們尋找自己管轄區域中的地主、富商、大戶交涉,但凡有願意招募義兵相助朝廷的,賦稅上麵都可以最大限度減免,有能夠平複鄉裡,趕走紅巾軍的,更可以上稟朝廷對其進行封賞。

此令一出,其效果好的遠超眾人想象,原來紅巾軍起義之後對各州縣的地主、商戶都進行了劫掠,這讓當地的大戶都極為不安,稍有些能耐和勢力的,像李察罕那種的色目貴族還能夠想方設法搬出河南,一些沒有背景和勢力的尋常富商隻能眼看著家財被紅巾軍劫掠一空。

太不花見到成效以後又開始召集也先帖木兒兵敗之後的潰軍開始反擊,被任命為討賊先鋒的關鐸在大敗也先帖木兒後根本沒有將元兵放在眼裡,還將他們是那天夜裡的潰兵對待,大意之下連敗了幾陣,有一次還差點丟了腦袋。

待劉福通等人真正重視起太不花之後,太不花已經開始開倉放糧,實施與紅巾軍一樣的撫民政策,贏得了不少當地百姓的支持。

劉福通等人見勢不好,便集結人馬向太不花發起了正麵進攻,卻沒想到在正麵對決之中,披堅執銳的元兵輕而易舉地擊敗了連兵器都是五花八門的紅巾軍。

由於這一場大敗來的太過突然,以至於劉福通還以為是戰將指揮的過失,於是又分彆改用潘誠、李武、崔德、毛貴等人上陣進攻。

幾個來回下來,劉福通震驚地發現己方竟然每次都沒有占到上風,元兵一方隨便派出個千戶領兵就能仗著兵器盔甲的優勢取勝。

劉福通和麾下將領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以後開始避免與元兵正麵交戰,可聰明的太不花卻在此時下令發起反擊,集合了所有可用兵力強攻汝寧。

這一次可不比鞏卜班攻城,太不花命人準備了充足的攻城器械,再加上紅巾軍準備不全,應對的不及時,汝寧城僅守了兩天就告破,要不是劉福通見勢不好派主力部隊提前撤出,沒有在汝寧展開決戰,紅巾軍的將領很有可能在汝寧就被太不花一鍋端了。

汝寧被元兵平複之後,劉福通和太不花都徹底看清楚了己方的優劣勢所在,太不花集結大軍一往無前,劉福通則分兵四出到處偷襲,雙方自此開始鏖戰,誰也奈何不了對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