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章合一(1 / 2)

大國製造1980 大江流 17121 字 8個月前

秦野說完就掛了電話,何熙第一次聽著電話裡嘟嘟嘟的聲音,半天才掛電話。

孟愛華就在旁邊,早就聽見了電話裡的漏音,這會兒已經急死了,“居然這麼嚴格了,二手設備為什麼也這麼嚴格啊。”

她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們都上機器人了,我們就買他們淘汰下來,不想要的設備,怎麼連這個都不賣給我們?又不可能超過他們的技術,白賺錢的事兒,為什麼呀?”

她在原地轉了幾圈,“秦野這邊可是和我們合作最好的了,不但離得近,最重要的是,他媽媽是夏國人,他對夏國有感情,價格他談的最優惠,很多機器也會想辦法給我們找最好的,現在他不能做了,我們等於好不容易搭建的二手市場直接去了大半壁江山!”

“你還剛從齒輪廠回來,拿回了那麼多需要采買的設備,怎麼辦?”

她這會兒氣得都沒有邏輯了,居然又轉了回去:“這些東西,他們有人買就賣了,沒人買就會放在那裡,生鏽爛掉賣廢品,還不如給我們。”

何熙冷冷地說:“因為可以在其他方麵掙更多的錢。”

“你想想看,這兩年進口最多的汽車是哪裡的,排在托卡集團後麵要投資建廠的是哪裡的?”

這還用說,都是櫻花國的。

孟愛華其實心裡也明白:“我知道,我就是難受,怎麼辦啊?”

何熙其實也沒想到這麼快,封鎖技術她知道,但她也知道,除非是類似於芯片這樣的高科技,二手設備其實這一塊管控一向是很不嚴格的——畢竟成為二手,就代表著落後。

她的記憶裡,國內大概在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購買了大量二手設備,不過好處也沒多少,那會兒很多相關專業的期刊上,都有人撰寫購買二手設備的經驗和教訓,不是買了有專利沒有專項技術,導致機器不能用,就是不知道預檢,被人以次充好,發過來就是壞的,何熙也是從這些文章中,知道這些注意事項的。

何熙覺得,突然被封鎖,一方麵是這事兒啟動太早,80年代末,合資車和進口車已經在夏國國內大行其道,夏國的汽車產業完全銷聲匿跡,那會即便有人購買相關的設備,人家也不怕威脅了。

更何況,80年代末購買70年代的機床,與當時這些國家流行的技術已經差距了整整一個時代,他們也不擔心買回去升級一下能趕上。

但現在不同,一是合資車才剛起步,進口車也才剛剛抬頭,這會兒夏國的汽車行業如果起來的話,那對他們的威脅是巨大的。

其次是沒有拉出巨大的技術鴻溝,何熙的出現,三十萬台發動機訂單,這說起來是揚眉吐氣,其實也是打草驚蛇。

大工難道不會注意到這款突然間冒出來的發動機嗎?就算他們不注意,也會有人告訴他們的。

自己不用的生產線,在夏國人手中,搖身一變,突然成為他們在美麗國的強有力的競爭對象,蠶食了他們的市場份額,誰不生氣?誰不害怕?

那第一件事,就是斬斷你繼續成長的可能,何熙甚至都覺得,秦野這事兒,說不定跟大工就有關係——畢竟秦野是何熙在大工拆卸生產線時認識的,他找何熙的時候,還有大工的工作人員在附近。

隻是,該怎麼辦呢?

何熙忍不住用手指頭敲著桌麵,發出蹬蹬蹬的聲音。

孟愛華本來生氣煩躁,不過瞧著何熙皺著眉頭的樣子,這可是她見到何熙後,第一次皺眉,想了想這事兒真的難,她就彆添亂了,孟愛華歎口氣,給何熙倒了杯熱水,出去了。

何熙的確是覺得有點難,因為前麵美麗國那邊的路已經封死了,現在能交易的,就剩下獨苗苗啤酒國。

但你說她後悔嗎?何熙是不後悔的,如果沒有三十萬台發動機,她壓根就沒有啟動資金,翹不起這麼大的產業。

她也是不怕的。

櫻花國敢突然這麼做,就代表著他們感到了威脅。那就代表著差距沒有那麼大,他們是可以追上的,隻是需要動動腦筋,想想辦法,克服一下困難而已。

困難嗎?

夏國這個國家還真沒怕過困難,夏國人也從來就不怕吃苦的。

就是現在路不多,需要謹慎的走,當然,還需要開拓一下視野,想想其他的辦法。

何熙直接抽了根筆,在紙上寫了起來。

等著她從辦公室出去的時候,都過了中午飯點了,卻聽見隔壁辦公室還有說話的聲音。

“形勢這麼嚴峻,我們這工作是不是做不下去了?”這是今年7月份剛畢業的學生,叫周海霞。

“很有這種可能,高端機床都在啤酒國,櫻花國和美麗國,中端的機床在高盧雞國,現在櫻花國和美麗國明確表示不賣給我們,隻剩下啤酒國這個獨苗苗了,誰知道能撐多久?”這是胡悅之說的。

“可啤酒國相對來說對我們還是友善一些的,你看托卡集團就是啤酒國的,第一個和我們簽訂了整車引進合同,雖然說合同有瑕疵,但也是敢為天下先了。”這是範娜娜。

胡悅之搖頭道:“就因為托卡集團是啤酒國的,我們才難。你想想,這樣大型汽車集團肯定是在國內有影響力的,他們進入夏國就是搶市場,搶錢呢。咱們的目標呢,可是做一道壩,跟他們分庭抗禮,阻止他們搶錢。你說他們會願意嗎?”

“我倒是覺得,啤酒國這邊,也就是時間問題。很快這些業務都不通了。他們資本主義巴不得我們發展不起來,天天吃糠咽菜。”

這話說的倒是不無道理,雖然大家都想夏國能崛起,但是都是大學生,又在京畿重地,部委旁邊辦公,是消息最靈通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國家在外困難重重。

一時間,辦公室裡都靜了下來,周海霞忍不住說:“我還想大乾一場,哪裡想到,中途折戟,這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整車沒成路先斷。”

倒是於敏聽了有點不太高興:“這話說的,好像真沒有路了一樣,一點都不積極陽光。要知道,何總帶著我們,一開始這二手設備公司也沒有路,我們自己趟出來的,一開始東北齒輪廠也沒有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這難是真的,咬牙上不一定沒漏洞,怎麼就折戟了。”

“真晦氣!”

於敏剛來的時候,可是對著商州電機廠的人發個邀請函都不好意思,羞羞答答,這半年多,算是曆練出來了,嘴皮子厲害的不得了。

用佟歲民的話說:“何熙帶的人,都跟她越來越像。”

於敏這可是說到臉上去了,周海霞怎麼可能受得了,直接騰地站起來了:“你這人,我說的是實話,又不是我不讓出口二手設備,你衝我來乾什麼。沒有路就沒有路,你不了解嗎?你想想,世界上國家是多,有這個生產能力的,又有幾家?剛剛都分析過了,你不看事實,就憑一股氣,這是不理智的,我不跟你這種不理智的人吵架。”

說完,她就往外走。

何熙聽到他們爭論就停了下來,一是想知道大家的想法,二也是想聽聽大家的集思廣益,她要是一進去,肯定打斷了,就沒有這麼流暢了。

如今吵完了,何熙直接推門進去,周海霞都有點愣了,不太好意思地說:“何總您聽見了,我……”

何熙並不在意,笑著說:“我做了次小人,因為聽著這個消息,我自己也有點被打蒙了,聽到你們議論,就沒進來,偷聽了一次。說真的吧,每個人的說法其實我腦海裡都過過。”

“第一反應是路斷了重要的一條,第二反應是開始扒拉還有哪些國家可以合作而且有能力拿出這些設備,第□□應是真難啊,幾乎隻有放棄一條路。”

周海霞本來還害怕何熙說她,但聽著何熙這麼說,心也定下來了,何熙衝她壓壓手,她就坐到了位置上,接著聽何熙說。

“但最終,我還是覺得不能放棄。理由其實很老套,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得到部委的支持不容易,可部委願意支持我們也是下了很大決心,背負了很多壓力的。”

“我們既然提出來了要做整車,如果這一次放棄了,下一次再有人想做,可能是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

“那時的環境隻會比現在更差。”

“所以,什麼原因都不能放棄。即便有一絲可能,也得試試。”

何熙這話說完,於敏忍不住就鼓起了掌,“我信你,何總。我也願意試試,就跟你說的,如今他們沒進來,我們想發展都這麼不易,如果以後這些齒輪廠、鍛造廠都轉產了,再想做可是要從頭來,工人都不好找,不能停下來。”

不過胡悅之卻說:“可我們的確沒有路了。就指望啤酒國嗎?命懸一線,可不是好玩的,要不斷了,要不受製於人。”

何熙點頭,“你說的對,所以我仔細想了想,我們得有策略。”她說完,就將手裡的紙拿了出來,直接用吸鐵石粘在了後麵的鐵板上——這還是說服部委的時候用的那塊,現在直接上牆,成了他們開會時的專用展示板。

何熙就說:“對於啤酒國,我們必須要儘力保持這條通道的通暢,所以,有兩點需要做到,一是整條的生產線是不能再采購了,我們需要的是拆分。譬如齒輪廠,我們就可以先報銑床,這個是存量最大的,也是我們需求量最大的,先買回來,再想辦法湊齊組裝。”

“第二個是,不再以齒輪廠的名義購買,我們可以機械廠之類的廠家名義來購買。雖然都是走我們公司,但好歹給他們一點理由。”

何熙說:“畢竟,規定是國家的行業的龍頭企業的規定,其實對於升鬥小民來說,掙錢是最重要的,隻要可以合規,他們就願意賣。”

這個說法大家倒是同意,林侯勝直接說:“是這樣的,我們聯係的那家車架廠,是非常願意將整條生產線給我們的,畢竟櫻花國國內產量過剩,留在那裡根本賣不出去好價錢。給我們反倒是掙得更多。”

“所以我們跟著秦野去實地考察的時候,他們其實應該能看出來,我們不會櫻花語,反而很熱情,沒有一絲不願意。”

“這次秦野被吊銷執照,生意談不成,我想他們不會很高興的。”

“這個我同意,但是,這種銑床倒是能夠拆分出來購買,可是車架廠這種怎麼辦,橫梁壓力機縱梁壓力機,這一開就是車架廠用的,拆出來人家也知道你要乾什麼?”

這個何熙也是冥思苦想了,但是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她隻能說:“目前來說,隻能推後,以待時機,我認為當前是把能進口的先買回來。”

這是無奈中的無奈,如果不是沒辦法,何熙不會說這樣的話的。

顯然,大家都理解,不過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於敏立刻說:“那我們先做好能做的,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就有所鬆動,或者有了新的辦法呢。何總,這種拆分是需要專業人士的,就算是銑床,行業不一樣,用途不一樣,也不一樣。我建議我們拆分好後,先拿去京大給佟教授看一看,把關一下?”

這要求倒是不錯,何熙點頭:“就這麼辦!”

她就看著範娜娜和其他幾個人立刻湊到了於敏身邊,顯然是幫忙去了。倒是胡悅之和徐海信沒有動,而是低下頭,好像是在看自己的資料。

等著人散了,孟愛華和林侯勝都沒走,他倆是這個公司的主乾,這會兒顯然更覺得壓力大。

孟愛華主要是負責人事,跟何熙說:“恐怕人心不穩。”

何熙怎麼能看不出來?她說:“來去自由,這個不強求。如果有人要走,那就痛痛快快答應,交接完後,不滿一個月給發一個月工資,獎金也按著今年的月份計算一下,好聚好散。”

孟愛華是真不願意答應,但也知道沒辦法,隻能點頭。不過她還是問:“真的沒有彆的路嗎?”

林侯勝也搖頭:“很難,過去是全世界針對我們國家,現在是全世界汽車行業針對我們,你想想,咱們國家哪一步容易,就知道咱們要破冰,也難得很。”

不過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日子是真不好過。原先晴天機械一路發展是上揚線,激流勇進,時時刻刻都是好消息。但隨後的兩個月,幾乎沒有什麼消息。

啤酒國那邊倒是答應了一批銑床,但對何熙第二批提出的加工中心,就沒有什麼回複了,問就是沒合適的。

何熙倒是走訪了部委提供名單的工廠,心裡也有了合作的對象,甚至跟齒輪廠一樣,對於設備的改造升級計劃也都加班加點的做了出來,但卻無法推進。

整個進口二手設備公司,從一開始的熙熙攘攘變成了門可羅雀,本來何熙是想大家高高興興看門口銀杏樹葉黃,多美好啊。

結果十一月最美麗的日子,他們的心情正不好,偏偏京城還連下了三天大雨,一樹金黃變成了滿地金黃,被張大爺他們掃走了。

用孟愛華的話說:“仿佛掃走了我對人生的熱情。”

因為這天一上班,胡悅之和周海霞、許書影三個人一起對孟愛華提出了辭職。

孟愛華其實是想挽留的,大學畢業來了的確是可貴,但是他們上手培訓也是艱難——這是帶著出國真金白銀教出來的,這時候走了,到時候真忙起來,熟手不夠,再培養可難了。

孟愛華小心地問:“我們工資都是按月發的,也沒有拖欠,要不再等等,說不定還有轉機?”

胡悅之是待得最久的,他是何熙從佟歲民那裡要來的第一批實習學生,跟大家都熟悉,他開的口:“這不是錢的問題,是我們的人生規劃問題。雖然你們理想很偉大,但現實情況是,整車已經不可能了。”

“尤其是84年之前推出來能與合資車抗衡的整車,完全沒有任何希望。我們不是為了錢留在這裡的,是想要做成這件事才留下的,否則我們當時畢業,都有更好的出路。”

“現在這個項目不可能成功,我覺得大家就沒必要耗費在上麵。幾台銑床沒有什麼作用。我其實挺想勸何總的,繼續做發動機吧,但她顯然並不願意放棄,那隻能祝福與尊重。但我們就不陪著了。”

孟愛華就歎口氣,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肯定不能再留人家了,“好,我這就給你們辦理離職手續。”

何熙有交代,孟愛華還是辦理的痛痛快快,尤其是給他們工資和獎金的時候,胡悅之他們還挺驚訝的。

足足好幾千塊錢,放在手裡沉甸甸的。

胡悅之有點結巴:“這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