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到了高三,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學校先是安排體檢,接著就是填報誌願。
這個時候最熱門的專業是經貿外語還有中文一類,前者正好適應改革開放的潮流,而後者畢業後好分配,容易進入政府部門工作。
班上有大半的人都報了這些專業,還有就是師範類院校,而李香蘭的第一誌願就填了中文係。
舒靈對那些都不感興趣,又不想以後同人勾心鬥角,就挑了一個相對冷門又是她熟悉的領域,中醫。
中醫其實不吃香,當同桌看到她的誌願後,立刻表示了驚訝:“你怎麼填這個, 醫院很難進的。”這是實話,很多醫院不收中醫院畢業的學生。
舒靈笑笑沒說話, 倒是旁邊的同學湊過來看了一眼,隨即詫異地說:“你乾嘛不和江宇澤一樣報臨床醫學啊, 憑你的分數肯定夠了?”
話音剛落, 立刻有人叫道:“江宇澤報臨床醫學,不是吧?”
焦點一下被轉移, 同學們都很吃驚, 醫生這個行當是不錯,但前景也“可觀”,一眼就能看到頭。
但江宇澤有他自己的想法,班主任雖然覺得可惜, 但也沒有過多乾預,倒是對舒靈,他勸她換個保險一點的專業,將來能保證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舒靈很感謝班主任的一番好意,但專業隻是她以後用來搪塞彆人的借口,吃不吃香並不要緊。
等到專業定下後,所有人又開始了最後的衝刺。
半個月後,就進入了七月,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七□□三天天氣非常炎熱,考場裡悶得如同蒸籠,而窗外一絲風都沒有,樹上的知了死命地叫著,又平添了幾分燥熱。
這個時候考驗的不僅是真材實學,還有體質和心態。
三天的時間,所有人仿佛經曆了一場大戰,等到最後一門考試鈴響,每個人都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是好是壞在交卷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剩下的時間隻能等待。
然而等到成績出來後,錄取工作卻沒有立刻進行,因為招生名額有變,學校進行了第二次誌願填報。
這對考得不太理想的人來說,等於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但對考得好的人而言,平白又多了競爭,很多人預估不足,結果遭遇了滑鐵盧,那些服從調劑的還好些,沒有的就是名落孫山。
讓舒靈意外的是,李香蘭竟然也考砸了,沒能上到她理想的專業。
後來聽和她一個考場的人說,那兩天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就一直站在李香蘭身旁,也許是被影響到了。
不過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李香蘭被調劑去了S醫大,不僅和舒靈一個學校,還好死不死在一個專業。
所謂孽緣,也不過如此了。
當然,那所學校是周邊最好的一所醫科大學,江宇澤也在那裡,而舒靈選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玹鈺就在那座城市。
那兒雖然出了省,但離他們所在的省城隻隔了一個市,距離上可以說很近了,坐火車也就兩個小時。
…………
報到的那一天,舒靈在火車上遇到了李香蘭,而江宇澤就坐在她旁邊。
“好巧。”李香蘭貌似熱情地打了個招呼,眼神卻一直在舒靈身上打轉。
舒靈今天特意換了一身新衣服,想要討個好彩頭,哪知道第一天就遇到了不順心的。她看了眼手裡的票,又看了看混雜的四周,最後還是在李香蘭的對麵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