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蹴鞠隊人多嘴雜,小眼睛給六郞交代時,又沒有刻意避人,於是乎,折氏才聽了六郞的彙報,還沒來得及讚歎小眼睛,正在琢磨汴京有這規矩麼,潘夫人已再度發了一通脾氣。
八娘沒多想,完全沒體會到小眼睛的良苦用心,隻以為小眼睛是順便了。
楊家熱情的接待了蔡太醫,不管怎樣,這都是小眼睛的一片心意。
楊大郞身體倍棒,棒得蔡太醫都羨慕,“大郞平時都吃些什麼啊?”準備回去讓自己兒子也照著吃。
張娘子身子也沒大礙,隻是略有些宮寒,但問題不大,蔡太醫開了副方子。
折氏又請蔡太醫給張夫人把把脈。
張夫人這段時間許是喜事臨門,心情好,身體也大有好轉,汴京的醫生都沒想到張夫人能好得那麼快,但陳年舊疾去之不易,須好好養著。
蔡太醫的水平明顯比折氏請的大夫高明了許多,說得更中肯,給開了兩幅養身方子,詳細說明了吃食禁忌。
喜得折氏給蔡太醫封了個大大的紅包。
蔡太醫剛回辦公室,就被皇後請去了。
潘夫人實在忍不住,進宮見皇後了,話雖然說得客氣,可自己的不滿還是適當表達了。
功勳夫人的抱怨,皇後自然不能充耳不聞,何況還是親家呢。
礙於小眼睛的不著調,皇後沒找小眼睛,直接問蔡太醫,證實了果然是讓蔡太醫去給楊家兒子及未來兒媳開養生方子的,皇後半響無語。
打算給官家說吧,又怕官家和小眼睛之間再出個什麼意外,想了想,乾脆把楚王找了來。
楚王和小眼睛一母所出,比小眼睛大三歲,比小眼睛懂事成熟多了,能文能武,很得官家喜愛。
雖然因楚王懂事,官家沒讓皇後負責養育,但因小眼睛養在皇後膝下,楚王對皇後也非常親近。
皇後也很喜歡楚王,很是遺憾小眼睛和楚王完全兩個性子。
楚王長得像官家,聰明伶俐,官家出征時都將他帶在身邊,小眼睛長的則更肖母些,但那性子就真不知像誰了。
皇後將事情給楚王說了,讓楚王勸勸小眼睛,“彆讓官家知道了。”
楚王隻知道遊船馬吊風波,不知道後麵還發生了這麼多事,暗暗自責自己對小眼睛不夠關心,出了皇宮就直奔壽王府。
到了壽王府一問,小眼睛不在,去蹴鞠隊了,楚王突然覺得楊家也沒什麼不好,從來不關心蹴鞠隊的三郞竟然在蹴鞠隊,知道要爭榮譽了,也算好事嘛…
但楚王還是當即轉向蹴鞠隊,得給小眼睛把把關,楚王自信,他看人還是很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