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詢問二(1 / 2)

楊八娘 子一十四 4134 字 11個月前

早朝開始沒一會兒,八娘的哈欠還沒打完,就聽到傳喚聲。

不是那種從大殿裡一層一層往外傳的那種,是一個小太監跑得氣喘籲籲的來通知,沒一點氣勢。

八娘捂住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眼淚都冒出來了,跟著楊父朝前走。

總的來說,一路上官家辦公的地方給人感覺不是那麼雄偉,難道因為這個,所以大宋氣勢一直有點偏弱?八娘無解。

進殿後,八娘還偷瞄了四處一番,也不怎麼大,感覺也不堂皇,反正有見識的人是不會驚歎的。

楊父跪下磕頭,八娘九娘乖乖的給官家請安。

官家叫起了三人,然後開門見山,表示禦史彈劾得厲害,鬨鬨嚷嚷的一段時間了,朝廷的大事都給耽擱了不少,因此,今兒特意讓楊父帶兩個小娘子當場自辯,最後還說,朝廷很忙的,大家今兒抓緊,無論如何,給個初步結論來。

於是,禦史便跳了出來,指責楊家通敵,否則為什麼兩個小娘子要去雄州?迷路?一巧,救世子,二巧,去雄州,遼營警戒,三巧,再躲進山洞,拖住8000兵力,四巧,最後,還是壽王內眷,五巧,無巧不成書,真當在說書麼?!

楊父急,真的就這麼巧啊!

彆看楊父打仗是個好手,可口才真的很是一般,在家衝兒郎們都是體罰多,講道理都是折氏的工作,這個分工是充分考慮到了兩人的長處和短處的。

楊父在書房裡憋了好多天,自辯折子翻來覆去都是那麼幾句話,強調來強調去,都是一個勁兒的強調忠心!給人感覺有些空洞,言之無物,可楊父真的沒法言啊,就是那麼巧啊,楊父還想問為什麼這麼巧呢?!

見楊父給急得滿頭大汗,卻還是隻會一個勁兒的強調君恩深重,楊家就是肝腦塗地也難報君恩,斷然不會做出叛國之大逆不道之事等等,八娘開口了,“官家容稟。”

楊父急,小娘子嬌慣得很,說話沒個分寸,官家沒點名呢,插什麼話,趕緊請罪。

官家示意無礙,讓八娘說,楊父的老生常談聽得耳朵都起繭了,看看小娘子有什麼新說辭。

“官家,自打家父鎮守雁門關以來,三年了,我們都沒見過家父,想念得緊,因六哥要去雁門關,我們倆便想著偷偷跟去,見父一麵,”八娘大聲說道,“結果因故未能與六哥同行,因此,我們隻好自己溜走,擔心被阿娘逮回去,便想著所幸四處曆練一番,順便讓阿娘也找不著我們,所以我們往東走。”

一年輕禦史嗤笑一聲,“說得像是真的一樣。”

九娘盯著禦史,“敢問大人,哪句話假了?”

禦史冷笑,“還不是由著你們說。”

八娘回以冷笑,“可真假卻不是由你說的!”

官家發話,不要做無謂的口舌之爭,接著往下說。

八娘瞪了禦史一眼,繼續道,“世子不是我們去救的,是世子自己跑來抱住我們大喊救命的!路見不平,我們自然要伸把手,這忙幫錯了麼?還是說諸位大人在家教導孩子都是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有,為什麼世子找我們,得去問世子!”

八娘頓了頓,道,“我覺得是因為我們一臉正氣,不像某些隻會窩裡鬥的奸佞小輩!”

禦史們待要反駁,彆官家製止了,聽人說完嘛,不要中途打斷。

於是,八娘又繼續了,“去雄州,是因為到了河間府,聽說雄州和遼人做生意,能賺錢,所以就去了,至於為什麼遼營警戒,那得問遼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