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真魔”公布的任務中提到,假如在這一階段,“死神”沒有讓同組兩人中,任何一人死亡,那麼他本身就會立即被各種事件抹殺。
隻是說,在遊戲正式開始的前段時間,“死神”相比“被害者”相對占有一定優勢。
假如因為我使用了道具的原因,在我回到現在的時間時,每組“死神”和“被害者”的身份發生了變化的話,死亡的對象自然也就發生了變化。
當然,還有第四種可能。
那就是,剛剛我思考的那幾種可能性,都同時發生了,或者是發生了兩到三種。
鑒於此,我翻開另外一頁,將三個團隊,六組“死亡連鎖關係”全部寫在了紙上,並用排列組合的方法,將全部的可能性都寫在了紙上。
舉個例子。
以我親眼目睹的王義這一組為例。
王義、江成、向陽三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性,就是一組死亡連鎖關係。
那麼他們三人之間,就會出現六種排列組合結果。
以我在回到現在之前的那次來說。“死神”為向陽,那麼王義和江成就是“被害者”。
假設每組出現的“被害者”也有死亡順序,那麼我們將死亡概率更高的人與“死神”的關係,稱為“第一敵對關係”。
將死亡概率相對較低的人與“死亡”的關係,稱為“第二敵對關係”。
當初,我目睹的情況是,向陽這個女宿管,先給了那個應該是叫江成的男保安一斧頭,隨即用斧頭砍向王義的脖頸。
乍一看,王義應該與向陽是“第二敵對關係”,可是如果仔細想來。
向陽那一斧頭,隻是砍向了江成的後背,他不一定就立即死亡了。
而王義那一下,肯定是當初死亡的。
所以,我更有理由推斷,王義才是這組關係中與“死神”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
因此,江成是與向陽相對的“第二敵對關係”。
但是,假如因為我的介入,而刷新了他們的關係。
那麼他們三人之間,就一共可能出現六種可能性。
分彆是王義是“死神”,江成則是與王義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向陽與王義是“第二敵對關係”。
王義是“死神”,向陽是與王義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江成與王義是“第二敵對關係”。
向陽是“死神”,王義是與其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江成是與其對應的“第二敵對關係”。
向陽是“死神”,江成是與其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王義是與其對應的“第二敵對關係”。
江成是“死神”,向陽是與其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王義是與其對應的“第二敵對關係”。
江成是“死神”,王義是與其相對的“第一敵對關係”,向陽是與其對應的“第二敵對關係”。
其他五組“死亡連鎖關係”裡的三人之間的關係,以此類推。
所以,我們三個團隊,一共十八人,排列組合就可能出現共三十六種可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王義和司徒萼應該是身份或死亡順序發生了改變。
那麼換句話說,這次細節的改變,也給我們提供了一點緩衝的機會。
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幫助隊友們恢複記憶,並想辦法找出更多彆的團隊的遊戲玩家。
假如能證實對方在自己那一組分配的身份,就更好行動了。
推薦:&style&.reend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