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得知老道士線索!妙手回春獸醫老道士!(1 / 2)

白骨大聖 咬火 6706 字 11個月前

每年最適合進出吐蕃的時間,是在五月到九月,隻有這幾個月不是大雪天,不過雪山裡的天氣本就反複無常,偶爾天氣反常也不是沒可能,但大多數情況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隨著往昆侖山脈進發,海拔變低,雪山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路上都是荒漠戈壁,一座座藍湖點綴在這片高原戈壁上,宛如仙女之湖,倒映著碧藍的九天世界。

在古象雄分布著數千座這樣的藍湖。

不過這些藍湖都是死水湖,都是雪水融化後的形成的鹽堿湖,隻可遠觀不可解渴。

隨著海拔變低和氣候變暖,沿路上的景色也開始豐富多樣起來,有一年如春的山穀,荒草甸子,雪融的雪山尖,在這裡,你可以一天內體驗完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景物。

起初,晉安幾人還會圖個新鮮,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力,可看久了,也就慢慢淡了,隻覺得太荒無人煙了。

多虧了現在是五月適合趕路,他們趕路速度比原定時間縮短了一半。

他們一路經過尖頭湖、羊湖這天,他們抵達一座背依雪山的湛藍湖水前。

雪山融水潺潺流進湖水,說明這是條流動的活水,並非是鹽堿湖,他們正好可以在這裡補充些清水。

他們在湖水旁還看到了好幾名當地人在轉湖。

轉湖,轉山,這是當地的很重要傳統習俗,在當地人眼裡,這是很虔誠的祈禱儀式,祈求神山神湖洗滌身上惡魔,帶來好運。

“當地人把雪山稱為聖山,如果聖山腳下剛好有片湖水就會稱之聖湖,可不對啊,如果這裡是聖湖,有信徒不惜千裡來這裡轉湖祈福,我從當地人買來的地圖上不可能沒標注出這個地名啊?”

趙金川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時候不早了,我們也在這裡安營休整一夜吧。”晉安的話,自然沒有人反對,包括趙金川在內的那些馬幫茶商們開始卸貨,生火,準備晚飯。

不過晉安並沒有去打擾那些虔誠轉湖的當地人,而是遠遠駐足。

其實湖邊不止有這些轉湖的當地人,還有掛著風馬旗的一頂頂支起帳篷。

天黑後那些牧民很熱情好客的主動過來向晉安他們打招呼,趙金川負責翻譯,說是這些牧民想邀請他們上門做客。

像這些常年在茶馬古道經營生意的茶商們,經常跟當地的王公貴族寺院喇嘛打交道,一口流利的吐蕃語,跟當地牧民交流起來毫無障礙。

在吐蕃,如果主人家能拿出熱酥油茶,犛牛酸奶,糌粑用來招待客人,這是把你當作上賓了,很隆重了。

主動邀請晉安他們來帳篷做客的,是一對老夫婦,老婦人叫白瑪玉珠,老人家叫念紮。

這是一對眼睛就跟高原藍湖一樣清澈見底的淳樸老人。

今晚很熱鬨,這對淳樸老人不僅請了晉安他們來帳篷做客,還請了其他一起轉湖的人過來做客。

過來轉湖的這些當地人都很質樸,每人手裡都提著牛肉,馬肉,羊肉過來,反倒是晉安和倚雲公子、奇伯三人是空手來的,三人臉上神色不由尷尬。

還好由趙金川這個入鄉隨俗的茶商替晉安他們解了圍,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從中原帶過來的香料,隻需添加一點,烤出來的肉變得香氣撲鼻,讓念紮幾位蕃人神色凝重。

來自中原的香料佐料在吐蕃可是緊俏貨,那是隻有貴族、王室、寺院裡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

這些當地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外麵的世界,尤其是生活在苦寒象雄之地的當地人,很多人的爺爺父親子女三代人都沒見過外麵的人,這些當地人見晉安他們不是本地人,於是邀請晉安他們來做客,想要打聽下外麵的世界。

說起這個,就說中了趙金川的老本行了,那張嘴巴口若懸河,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把這些世世代代困在大山深處的當地人聽得一愣一愣。

隨著話瓢打開,趙金川也隨口問了句,他們轉湖的這座聖湖叫什麼名字,為什麼他找人買來的地圖上沒有標注出這座聖湖?

結果這一問,趙金川像是被踩到尾巴,人一下蹦起,滿臉的吃驚表情,趙金川來不及擦打翻在袍子上的茶水,朝晉安激動道:“晉安道長,那張,那張畫像快”

因為太激動,趙金川說得磕磕巴巴。

最後還是由一直平靜坐在晉安身旁的倚雲公子,替他把話說完:“拿出陳道長的那張畫像給他們看下,陳道長疑似來過這個臥牛湖。”

見倚雲公子能聽懂吐蕃語,趙金川表情驚訝,連嘴邊的話都忘記說了。

聽了倚雲公子的話,晉安表情一怔。

並不是因為他心誌不堅定,容易走神,而是他沒想到,有關於老道士在昆侖山脈附近的線索,這麼快就被他找到了。

回過神後,他深呼吸口氣,沉穩拿出畫有老道士的畫像,兩眼帶著些希冀與期盼的遞給念紮、白瑪玉珠夫婦二人。

夫婦二人接過畫卷後,並沒有馬上給予答複,兩人確認了一會又遞給其他牧民看,牧民們一一傳遞,討論。

在此期間,趙金川趁機跟晉安解釋起事情的來龍去脈:“去年的雨季,大概是九月十月,有附近牧民稱自己親眼看到臥牛湖顯聖,現在神跡,有一尊通體雪白發光的神牛從臥牛湖裡出現,那神牛通體雪白像極了雪山神獸白犛牛,在神牛背上還馱著一個人,那場景就跟神明下凡的神跡一樣,轟動一時。隨著臥牛湖顯聖的事傳開,就有其他地方的牧民慕名而來轉湖祈福,給自己或家人消除病痛。”

“這神獸跟晉安道長你找人的事並無關係,真正有關係的是後麵發生的事,就在臥牛湖顯聖的幾天後,有牧民在臥牛湖附近碰到了一名中原漢人,那中原漢人就跟晉安道長你說的一樣,穿著道袍,五十歲左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尤其是一手妙手回春術,不僅能醫人,就連馬兒下崽難產都能救回來,母子平安。到了後來,那老道長成了幾個草場的獸醫,他接生的小牛犢子,小馬崽子,就算沒一百也有八十了,但凡他接生過的牛馬都能母子平安,深受當地牧民敬重。”

說到這,就連趙金川都不由嘖嘖的佩服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