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打生樁(1 / 2)

白骨大聖 咬火 3037 字 11個月前

鄞縣。

是江州府下轄旳沿海縣城,這裡並不窮困,恰恰相反,因為耕讀傳家、商儒並生,商貿繁華,藏富於民。

這也就滋生了不少趕夜路的走商。

“老哥,老哥,不能再往走了!你們是外地來的吧,晚上不能過橋!”

一座盤山路上,一輛馬車剛過山頂準備連夜下山時,山廟裡有幾名風塵仆仆的商販好心攔住馬車。

見馬車被攔停,從車廂裡下來幾人,正是一路不停趕路,剛進入鄞縣地界的晉安一行人。

經過簡短自我介紹,晉安他們得知攔車的幾人都是鄞縣本地走商,主要是在一些山村裡賣貨,再收購一些山貨獸皮,乾兩頭倒買倒賣的生意,他們正在山廟裡過夜,等明天天亮去下一個村子做買賣。

“幾位施主,你們剛才說的晚上不能過橋是什麼意思?”老道士好奇詢問。

“你們果然是外地來的,剛才一看你們要連夜過橋,我們兄弟幾個就已經看出來了。”幾名民間走商邊說邊緊張的悄悄看了眼山下橋的方向,似乎很顧忌山下有什麼東西在偷聽人說話。

可實際上,山下漆黑一片,彆說看到路看到橋了,連河都看不見,河水一到晚上暗得看不見,連帶周邊環境也被吞噬得乾淨。

那些走商支支吾吾,不敢在外頭說話,隻肯進山廟說。

老道士低頭掃了幾眼幾人的腳下,在火把火光下有人影,而且腳後跟著地的腳踏實地走路,老道士對晉安悄聲說是活人,晉安不動聲色的微微點頭,他起了好奇跟這些熟悉當地情況的本地商販進入山廟。

這就是座很普通的山廟據那些商販說是附近幾個村子一起出錢合建的,目的就是用來祈福和鎮壓一些不乾淨東西的。

這些商販既不是山中倀鬼也不是打家劫舍的山匪,的確是出於好心提醒外地人的熱心腸尋常百姓。

根據他們所說在山腳下有一條水勢湍急的大河,大河上方架有一座木拱橋叫大墩橋是當初一起出錢合建山廟的那幾個村子一起修建的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夠走出大山。

提一下這裡是先有橋後有山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