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後一天, 休沐日,天氣炎熱,劉徹不想出去,又沒人同他玩, 用過午膳, 跟康熙下一盤棋,睡一覺, 醒來還沒到申時。
劉徹不想處理政務, 就命宮人把坐落在花園中的閣樓上的窗戶全打開,躺在靠東窗的榻上看滿漢兩種語言的唐詩。
滿語是必須學的,給太後請安要用,巡幸塞外,同蒙古王爺們交流的時候也要用。劉徹不學, 就沒法同蒙古人交談。因為十個蒙古人最多隻有一個會漢語, 還說不好。
得知這一情況, 劉徹勸康熙普及漢語。
康熙想同他解釋, 牧民日常生活中用不到漢語。朝廷承諾學會有賞,賞的太少也沒什麼用。他又擔心劉徹順嘴接道,那就多賞點。便跟他說蒙古沒漢語師傅, 一天兩天也學不會,遠水救不了近火。
劉徹知道是這個理, 長籲短歎一會兒,接受現實,繼續學滿語。
康熙見他學的痛苦, 就讓他學唐詩。劉徹不屑學他都不知道的朝代的人寫的詩,康熙就祭出李太白。
劉徹看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看到“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看到“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頓時來了興趣,讓康熙把李白的詩全找出來。
康熙趁機塞給他一本唐詩,有李白有杜甫,有李商隱有杜牧。劉徹見都寫的不錯,近日迷上了唐詩。
十四阿哥找到閣樓上,劉徹正閉著眼唱“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是的,他就是在唱。
康熙一開始見他老老實實學還挺高興,一句滿語一句漢語的。不知什麼時候,再聽就隻有漢語,邊唱邊打拍子,彆提多氣人。
康熙勸他幾句,他書本一扔,不學了。康熙歎氣,說不打擾他。劉徹高興了,背三首唐詩,頂多學一句滿語,搞得康熙都想跟他換回來。
見十四阿哥過來,康熙朝他胳膊上掐一下,“彆唱,來事了。”
劉徹聽到腳步聲,以為是奴才。睜開眼看到十四懷裡的蹴鞠,“讓朕陪你玩兒?”
“不是的。兒子聽人說整天坐著對身體不好,就想請汗阿瑪出去轉轉。”十四阿哥頂著天真的小臉,“可是天熱,中暑就不美了。後來想到汗阿瑪擅長這個,就命奴才買個蹴鞠,兒子陪汗阿瑪玩兒。”
劉徹險些笑噴,睨了康熙一眼,在心裡說,“你這個兒子不但心眼多,膽子也大。睜眼說瞎話,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
“你不正好喜歡膽子大的麼。”康熙也沒想到十四是這樣的胤禎。
劉徹噎了一下,書放到案幾上,起來伸個懶腰,明知故問,“你我二人?”
“兒子聽說蹴鞠要人多了玩才有趣。兒子等一下就去喊八哥、九哥。”十四仰頭看著他爹,“兒子沒玩過,還請汗阿瑪腳下留情。”
劉徹很想揭穿他,再想到自己的目的,便笑著說:“好的。”
“兒子去喊人。”蹴鞠塞給劉徹,十四就往樓下跑。
劉徹把蹴鞠遞給王以誠,就令小太監去找太子。
太子換上勁裝出了寢室,門口站著一個小孩,穿著灰色童子服,額頭上密密麻麻的汗水,顯然匆匆換了衣裳跑過來的,“你也去?”
“想去。”弘陽看著他阿瑪,撲閃著不像太子,像極了他額娘的大眼,眼中儘是希冀。
太子很想拒絕。而他去踢蹴鞠,又不是議政,帶上他未嘗不可,“你怎麼知道的?”
弘陽身後的嬤嬤解釋道,“大阿哥聽見皇上的人和殿下說的話了。”
“真聰明。”太子笑了,“走吧。”
小孩咧嘴笑著伸出小手。
太子愣了一瞬,反應過來,無語又想笑,“夠得著嗎?”
小孩體虛多病,胃口不好,不愛吃飯。以前照顧他的嬤嬤見他不想吃從不逼他,偶爾勸一次,小孩不聽,也不再勸,導致小孩的身體越來越差勁。
那些嬤嬤被換掉,劉徹警告選上來的嬤嬤,東宮大阿哥有個好歹,她們也不要活了。
現在小孩不樂意吃飯,嬤嬤變著法哄他。知道他想和太子親近,不止一次說太子喜歡乖乖吃飯的小孩。小孩的身體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補上來的。彆看他三歲半,才比十五阿哥高一點,太子垂下手,小孩勉強能夠到。
小孩想跟他阿瑪手拉手,索性踮起腳,握住太子的手,奶聲奶氣道:“夠著啦。”
太子替他感到累,乾脆彎腰抱起他,“今天阿瑪和你叔叔踢蹴鞠,不能陪你玩。”
“不玩兒。”小孩想也沒想。
太子見他說得這麼快,根本不信他,“想玩就跟你十五叔玩。”
“不玩!”小孩脫口道。
太子:“不玩就在一旁看。”說著,看向嬤嬤。
弘陽的嬤嬤連忙說,“奴婢看著大阿哥。”
太子微微頷首,抱著他出了清溪書屋。
太子妃從家中帶來的婢女不禁說,“大阿哥年齡不大,心眼倒不少。”
“三四歲的孩子,沒什麼心眼。”太子妃道。
婢女不讚同,“主子——”
太子妃抬起手,阻止她說下去,“殿下喜歡大阿哥,也沒見他往李佳氏房裡去過,你在擔心什麼?”
“主子嫁進來快兩個月了,肚子還沒動靜。大阿哥都三歲半了。”
要說太子妃急不急,急!
這事急也沒用。
即便她懷了,也不一定是阿哥。在她生出阿哥之前,太子妃寧願大阿哥天天纏著太子,省得又出來個“膳房人花喇”,給太子遞男男春/宮圖。
太子妃不好把她的擔憂告訴身邊婢女,否則她們會認為她想多了,甚至腦袋不正常,因為太子都拒絕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