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5章《媽媽說
琴聲低奏,在一派靜謐的月下,蘇有一邊彈奏吉他,一邊唱道:
“夜裡兩三點
母親說無眠
講著過去,數著往事,談著悲傷哽咽”
直到這時候,舞台的大屏幕上才浮現出這首歌的信息。
歌曲:《媽媽說。
演唱:蘇有
作詞:張歎
作曲:張歎
PS:《媽媽說海來阿木
“真好聽”
“讓人的心一下子就安靜了。”
……
體育場內的人們紛紛心中想到。
她們沒有說話,沒有交頭接耳,沒有鼓掌,也沒有笑聲。
她們隻是專注地看著舞台,豎起耳朵,傾聽這樣一首新歌。
仿佛就像是在聽一個老朋友講述一個很有年代感的故事。
就像此刻舞台上,蘇有坐在舞台中央,四周圍坐著一圈朋友,聽他彈唱。
蘇有有一種特彆的氣質,他唱歌從來不炫技,從來不飆高音。
他唱歌就像是在聽眾耳邊輕唱,講述一個故事,以歌曲的形式。
他出道多年,有人稱呼他是音樂詩人。
音樂會前半段,他演唱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這首歌讓他名聲大振,雖然不至於大紅大紫,但是俘獲了一批鐵杆粉絲。
喜歡他的人很喜歡他。
他自有風格,是彆人模仿不來的,辨識度很高。
這是張歎專門給他選的一首歌,是《父親寫的散文詩的姐妹篇,非常適合他來演唱。
“果然,他來唱最合適。”
底下的張歎也在舞台中央,聽到蘇有的歌聲,他就知道這首歌再沒有比蘇有更合適演唱的人了。
圍坐在蘇有身邊的那幾名觀眾感觸更深。
“《媽媽說,和《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個風格啊,一個寫給爸爸的,一個寫給媽媽的,真好。”
“我最喜歡聽蘇有唱歌講故事。”
……
蘇有抱著吉他,沒有去聽眾的反應。他沉浸在這首歌的意境中,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
這首歌寫的男孩,和他也很相似。
“1993年
生我的這年
莊稼在肩,我在胸前,父親跟著失聯
……”
1993年,媽媽把我抱在胸前,肩上擔著莊稼,父親失聯了。
這樣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
張歎注意到腳邊的幾個小朋友忽然都安靜了,小白和喜兒瞪大了眼睛,盯著舞台中央的蘇有,在出神。
小小白和小王已經不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跑掉了。
此刻和小白、喜兒站在一起的,還有小米、嘟嘟和程程。
她們幾個都在認真地聽歌,張歎覺得她們應該都感受到了《媽媽說這首歌所表達的意思。
他不禁有些擔心。
看吧,心思最為敏感的小米,她的眼睛已經亮晶晶的,泛著水光。
終於,《媽媽說這首歌到了副歌部分。
蘇有的聲音提高了,聲調也自然拔高。….
“她說每當夕陽染紅你的臉龐
她也望著天邊想著她的媽媽
那種感覺有些委屈有些想家
淚如雨下
……”
有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已經哭了,在用紙巾擦拭眼睛。
現場出奇的靜謐,和之前的氣氛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可以讓人瘋狂快樂,也可以讓人沉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