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宣武諸侯(2 / 2)

元始諸天 棄還真 7892 字 11個月前

上清宮十絕仙人之能,在西北之戰中大放異彩,上清十絕陣不知殺了多少亂軍大將,一代刀聖公愚昭陷落風吼陣,生生在百萬風刃中,化為無數血霧肉糜。還有鄭國兩大武聖人在上清十絕陣中,幾經掙紮拚殺,徒留下一灘血水,兩具森森白骨。

上清十絕陣經過這幾戰,已有赫赫不世之功,凶名之盛讓人不敢小覷分毫,

荀少彧頷首點頭,道:“上清宮門人,卻是與吾呂國有大恩。吾荀少彧立言於此,隻要呂國存世一日,上清宮就是吾呂國正朔國教。”

他看著群臣驚詫的目光,再一次說道:“西北大捷,上清宮門人出力甚多,吾呂國當以國教待之。”

聞淵明俯首,徐徐道:“老臣,代十位道友叩謝攝政君。”

作為回朝的第一場朝會,各方封邑大夫紛紛覲見之時,卻是不合時宜再讓十絕仙人入殿。道門勢力雖然龐大,也不能逾越了人道規矩,聞淵明身為老臣,自然對此中關竅極為了解。

聞淵明緩緩回到隊

荀少彧看著滿朝群臣,道:“諸卿,吾呂國百廢待興,吾空有一顆求才之心,奈何無有英才歸呂。惜之……吾非無國士之禮,乃天下人不受吾國士禮。”

一個百廢待興的呂國,一個諾大的呂國,就擺在荀少彧的麵前,等待著他的治理。

經過了戰亂的肆虐,經過了蠻人的禍害,呂國的元氣折損極為嚴重。這讓剛剛打敗宋國,平定爭位之亂的荀少彧,不得不立即安撫國人,以期獲得國人們的支持。而一位禮賢下士的有為明君姿態,就是此時荀少彧需要的外在形象。

至於呂國內亂平定之初,就一直跟在荀少彧身邊建功的大將們。他們這些人固然需要封賞,但殷天子帝敕未到,荀少彧一日沒有成為君侯,就一日沒有封賞大將的念頭。

倘若荀少彧現在就封賞一次,日後登基之時又要大封功臣,整個呂國才多少底蘊,哪裡經得起隨意敗壞。就是荀少彧封號聞淵明為‘宰父’,還是看在聞淵明背靠上清宮,給了上清宮幾分薄麵。

一名上大夫驀然開口,道:“攝政君求才若渴至斯,吾呂國振興有望,臣等與有榮焉。”

朝中群臣心頭一動,荀少彧如此作態,看來呂國將要迎來一段難得的穩定。

荀少彧搖了搖頭,道:“吾與諸卿,皆是呂國的一部分,呂國強則諸卿強,呂國弱則諸卿弱,都為一體何分彼此。”

唳!

唳!

耳畔回響的鳥鳴聲,讓荀少彧眉頭稍稍蹙動,朝中幾位修行高深的人物,麵上都露出幾分嗎晦澀莫名的意味,看向淩煙閣子外的蒼穹。

“稟報攝政君,”

一尊大戟士走入宮閣中,道:“天降三足青鳥報信,言殷天子遣天使將至。”

“殷天子的天使,終於還是來了。”

荀少彧心頭一動,神色自若的點了點頭,眸光看向淩煙閣外上空徘徊的三足青鳥。

“有了殷天子的背書,攝政君繼位的大義名分,這不就有了。”群臣心中念頭湧動,麵上露出喜色。

不待群臣恭賀,聞淵明這位新晉‘宰父’,徑直進言道:“君上,天使將臨,不若移駕宮門,不可讓天使斥責吾等失了南方諸侯禮數。”

“允!”

…………

掖庭正門!

一萬二千【飛凰神兵】整裝而列,一身赤紅鎧甲,猶如火焰般的氣機,幾如一座座火山,等待著一舉爆發的刹那。

在殷天子帝敕之下,荀少彧就是當之無愧的呂國正朔,除非有人能耐掀翻八百諸侯,打塌人族大殷帝丘,否則帝敕一下,荀少彧正朔地位頃刻穩固。

“這位帝丘天使,是不是來的太巧了,吾一掃平餘患,這個天使就立刻出來宣讀帝敕,時間上拿捏的恰到好處,真是不簡單啊!”荀少彧麵色淡淡,周匝群臣圍立,眸光開闔間,閃爍著絲絲駭人精芒。

若是尋常諸侯國君,可能不會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但荀少彧本身性子剛毅,比這更大膽的念頭不知有多少。

不要說殷天子駕前的天使,就是帝丘天子本人在此,荀少彧都要遲疑幾分。

“咦!”

荀少彧靈神照儘,遽然心有所動,道:“來了……”

唳!

唳!

須臾間,三尊三足青鳥拉著一輛雲車,竄梭於朦朧雲端,一尊金袍玉冠的中年男子駕馭雲車而來,三頭青鳥長嘶不絕。

隻是出乎荀少彧等人預料,三尊青鳥並未落地,依舊拉著雲車,肆意的騰雲駕霧。

中年男子乘坐雲車,緩緩起身看著雲端之下的荀少彧等人,尤其目光掃過【飛凰神兵】時,眸光中連一絲情緒波動也無。

“荀氏十四子,荀少彧!”中年男子徐徐開口,淡漠的目光中透著一絲絲金色,透著一抹高高在上的超然姿態。

荀少彧向著雲車輕施一禮:“臣,荀少彧在此,”

天使仔細盯著荀少彧,看了一會兒,道:“請,天子金敕,”

一道金光直接衝破霄漢,落在天使的手中,隨著天使的動作徐徐的展開。

看著天使的動作,荀少彧躬身,道:“臣,荀少彧接領天子敕,”

“豫州呂國文侯罹難,共氏餘孽肆虐囂然,豫州大地萬裡烽煙滾滾。今有荀氏十四子,文韜武略儘得天數,深得呂國臣心人望,帝予之呂侯名爵,望之不負先君遺誌。”

這一位天使聲若轟雷,在手中帝敕詔書的加持下,幾乎響徹了呂國十萬裡疆域,無數的百姓黔首望著長空,伏首叩頭以謝。

在這一刻,許多人的目光,都在關注著這一位新晉君侯。

荀少彧躬身行禮,向著帝丘的方向,道:“臣,必不負天子囑托,不負曆代先君之誌,接領天子帝敕。若有懈怠之時,則人神共憤,天罰懲之!”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