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門都領袖,昆侖玉虛宮!”
廣成子望著空曠的玉虛宮,略帶感慨的道:“昔日的玉虛宮,是何等的盛況,不死天人、不朽金仙滿地走,先天大羅金仙也有二三十數之多。”
“如今,卻隻剩下貧道孤家寡人一個,坐守在昆侖山麒麟崖,看著玉虛宮萬千亭台錯落,緬懷當年在老師坐下聽道的景象。”
億萬載的歲月打磨,早已讓廣成子一顆道心堅如磐石,但漫長歲月的等待,終究是給這一位上古大仙,留下了少許滄桑的痕跡。
荀少彧麵上輕輕一笑,收起了心頭的驚異,道:“坐看雲起雲落,風起風來,這才是真仙家,這才是真自在!!”
雖然闡教在閻浮世界隻剩下廣成子與荀少彧二人,可這並不代表著闡教就沒有絲毫的勢力,堂堂的道門三教之一,豈是可以等閒視之。
一如苦境碧遊宮門人的強勢,作為‘封神之劫’的最後贏家,闡教玉虛宮也不遑多讓,玉虛宮的二代弟子或許隻有兩位。
可是遍布於人間四境,四海八荒的十幾代、二十幾代,乃至排到幾百、幾千代以後的弟子門人,簡直就是不計其數。
除了一些真正的散修,一般的道家宗門哪一家沒有傳承,哪一家不是與三清祖師有著一絲聯係,這一絲聯係或許看著不起眼,可是誰又真的敢無視。
真要追根朔底,閻浮世界的道門中人,誰又與道門三清祖師沒有乾係,道祖雖是超脫彼岸者,可是三清祖師至高無上,依舊占據著道門的源頭。
“師弟此言,可是讓貧道為之汗顏了!”廣成子輕聲一笑,腳下雲光閃動,一方雲海肆意翻騰,一頭頭五爪真龍自雲海間翻騰。
雲海中的十萬八千玉階,每一階都是一方小天地,十萬八千玉階就是十萬八千小天地、小世界,湧動著晦澀莫名的氣息。
十萬八千玉階的儘頭,一方高大古樸的雲台靜靜聳立,八十一畝大小的雲台上,每一寸都雕飾著大大小小的雲紋。
一片片雲紋不斷的變化著形態,遊弋在這一方雲台之上,彼此之間相互勾連之間,一絲絲清光在雲紋之間流轉。
“這就是昔年師尊傳道授業的雲台,師尊昔年昆侖山授嫡傳十二,貧道僥幸在十二嫡傳之列,得傳十二金仙之名。”
“就是在這一方雲台前,師尊演化盤古開天法相,三千大道信手拈來,永生妙法層出不窮,讓吾等師兄弟在此立證先天大羅之道。”
廣成子與荀少彧一路行至雲台儘頭,眸子中開闔不定,似乎一尊巨神之形在當中勃發,清濁陰陽豁然分化開來。
荀少彧望著雲台祥瑞,隱隱約約中有著一方古印、一杆寶旗、一麵陰陽境,一口盤古幡,一件混元盒等奇珍綻放寶光。
“禮讚,盤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一尊若隱若現的偉岸存在,盤坐在大道雲台之上,一位位先天大羅金仙圍繞雲台而坐,聆聽著這一尊元始大天尊的三千大道。
“禮讚,盤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玉虛宮廣大無邊,在元始天尊大道天音?之下,一位位金童玉女、仙真上神形神顯化,侍奉於左右元始天尊左右。
“這就是師尊億萬萬載講道演法,所留下的一點烙印,一朝證就‘混元無極’之道,萬般**皆有演繹,無量神通信手拈來。”
廣成子看著雲台上浮現元始天尊烙印,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仿佛對麵那一點元始天尊烙印,真的就是元始本尊一般。
“證入‘混元無極’之道,神通廣大不可計量,何況師尊還是始、玄、元三大業位之一,天生的半彼岸者,可謂是大道所化億萬,近乎於無處不在,與道同在同存。”
廣成子歎息道:“這一點烙印看似虛幻,可是師尊祂老人家一念之間,亦能降臨閻浮世界。隻是祂老人家近乎超脫彼岸,沒有必要降臨閻浮人間,再度沾染因果孽力而已。”
“畢竟,師尊祂早已堪破了萬劫,先天至極之道因果不沾,可是那一點因果落不到祂的身上,亦終究會落到吾等弟子門人身上。”
“正是師尊慈悲,不忍子弟門人遭劫,所以才會帶著弟子門人遠走閻浮人間之外,辟因果業力於外,在清微天玉清聖境之中自在逍遙。”
“天尊講道演法,果然莫測高深,直指永生之妙!”
荀少彧矗立在雲台之上,若有所思的看著元始天尊留下的一點烙印,與眾多闡教金仙顯化的一點投影,心頭似有一點觸動。
須知,荀少彧以武道崛起,一身武道之強不說曠古爍今,但也是一等一的強橫,在閻浮世界億萬載歲月之中,崛起的無數武道強人中,必然是拔尖的那一批人。
便是遍數閻浮人間四境,億萬萬兆數神土大地,荀少彧雖沒有先天武境‘血肉衍生’般,不死不滅大神通秘境的本事。
但所證的‘混元道果’也彆有一般玄妙,幾如全知全能的至道之妙,讓荀少彧在武道積累上無比的雄厚,就是在先天‘與世同存’中都絕非弱者。
然而,當荀少彧參悟元始天尊所留下的這一點烙印時,仍然被元始天尊的烙印所震動。那無數的高深道法,不可計量的玄妙法門,儼然成為了一門門武道大神通。
由此演變而出的絕世武道,每一門都能撼天動地,每一門在綻放世間的一刹那,都能讓不朽先天大羅金仙為之驚惶!
“萬般人修行,自有萬般法!”
廣成子或是感覺到了荀少彧的震驚,慢條斯理的盤膝,坐在了雲台下的第一個蒲團上,眸子中巨神之形再度演化,一股無與倫比的力量感勃然而起。
“師弟精研武學之道,當知三千先天大道,條條可證混元的道理。這武學之道走到極致,也是三千先天大道之一,也能締結一枚道果,不外乎萬法相通。”
“而師尊近乎於道,所講之道包羅萬象,不同人所見亦為不同,師弟所修武學之道,見的自然就是武道,直接指向‘混元無極’的武道之路。”